【摘要】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鼻咽癌并行放射治疗的患者, 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和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 各46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放疗后4、7周时口腔炎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鼻咽癌;放射治疗;口腔黏膜炎
放射疗法是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何给予科学的护理, 降低口腔炎发生并促进黏膜愈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通过对46例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 取得一定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92例鼻咽癌并行放射治疗的患者, 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2年8月~2013年9月46例为对照组,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46例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鼻咽癌, 并排除:KS评分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放射治疗 本研究采用美国Varian600型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适行放射, 剂量2 Gy/次, 总次数35次, 总剂量70 Gy。每周照射5次, 共持续7周。
1. 3 护理干预
1. 3. 1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口腔护理。放射治疗早期, 嘱患者多饮水,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多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出现口腔黏膜炎后, 给予黏膜保护剂谷氨酰胺口服, 必要时予以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制备喷雾剂漱口。严重者出现黏膜溃疡时, 加用亚叶酸钙粉剂局部涂抹, 2~3次/d, 直至溃疡愈合。早晚各行口腔护理1次。
1. 3. 2 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3. 2. 1给予患者详细的知识宣教, 尤其针对放射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措施的内容。告知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干燥的必要性,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 注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 增强抵抗力。
1. 3. 2. 2 放射治疗中的护理 口腔最佳pH为6.5~7.5, 在每次放疗前后需监测口腔pH值, 根据pH值选择漱口液, 维持pH在正常范围, 帮助发挥抗菌作用[2]。放疗期间注意口腔清洁和饮食习惯, 每1~2 小时做张口呼吸、嚼齿运动, 保持口腔气体流通, 破坏厌氧菌生长环境, 降低感染几率。对于已经发生口腔炎症改变者, 应根据严重程度分级治疗和护理:当出现口干舌燥、瘙痒不适时, 嘱患者多饮水, 加强口腔清洁护理的频次, 加用谷氨酰胺口服;轻度口腔炎者加用5%氯化钠注射液 (NS) 20 ml +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16万U喷雾剂, 2~3次/d[3];小面积溃疡者可局部涂抹亚叶酸钙粉剂, 多处溃疡者予以5% NS 20 ml +地塞米松5mg和甲硝唑漱口液交替漱口, 3~4次/d, 睡前康复新液漱口1次;进食时疼痛剧烈者可加用5%利多卡因20 ml漱口;对于溃疡严重无法进食者, 可考虑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1. 3. 2. 3 放射治疗后的护理 放射治疗后唾液腺多有损伤, 口腔干燥加重, 应注意少量、多次饮水, 病房内配备空气湿化器, 保持较高空气湿度, 维持口腔湿润。嘱患者继续练习张口、喘气、舌头翻转、触碰口腔壁等运动, 配合头面颈部肌肉舒缩, 避免黏膜愈合中瘢痕形成、活动受限。活动幅度适中, 速度不宜过快, 持续5~10 min/次, 每日可练习>10次。
1. 3. 2. 4 出院护理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护理的必要性, 指导患者保持科学饮食、卫生习惯, 坚持口舌活动。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依据肿瘤放疗协作组制定的放射损伤分级标准[4], 对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和分级。0级:无异常变化。Ⅰ级:黏膜充血、红肿, 疼痛不明显。Ⅱ级:黏膜红肿、糜烂呈小片状, 伴有中度疼痛。Ⅲ级:黏膜糜烂融合成大片状, 伴有明显疼痛, 需要麻醉药物镇痛。Ⅳ级:黏膜溃疡、出血、坏死。统计每组患者不同时间口腔黏膜损伤的例数。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的损伤情况比较 观察组放疗后4、7周时口腔炎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
2. 2 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的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放疗结束后2、3周口腔炎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口腔湿润主要依赖唾液腺, 一旦放射治疗损伤唾液腺, 影响其分泌功能, 患者多有口干舌燥等不适反应。而且口腔血供丰富, pH变化大, 容易受射线损伤, 患者多有黏膜充血水肿, 严重者可有糜烂、伪膜形成, 甚至溃疡、出血、 继发感染等。在本研究中, 7周治疗结束时,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 这与国内外大多数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如谢雪霞等指出, 放疗、持续灌注是引起鼻咽癌患者口腔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尤其是后期放疗患者, 口腔炎发生率可达100%。发现, 放疗后Ⅲ~Ⅳ级口腔炎发生率高达60%以上, 而通过集束化护理可降低至10%以下。提示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 推迟口腔炎的发生, 并降低其严重程度。
全方位护理贯穿放射治疗的始终, 治疗前的心理安抚和生活指导, 有助于患者将身心调整至最佳状态。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能减轻射线对黏膜的损伤和反应, 增强放疗效果。当口腔炎出现后, 根据损伤程度给予不同治疗和护理方案, 强调合理使用激素和镇痛药物, 避免资源浪费。放疗后以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对后期恢复意义重大, 帮助口腔糜烂黏膜尽早修复, 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探讨全方位护理对放疗所致口腔炎的临床效果, 试图在相同剂量的射线下, 尽可能延缓口腔炎的发生时间, 并帮助尽快修复受损黏膜。结果发现, 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总之, 全方位护理能有效减轻放疗对口腔黏膜的损伤, 且有助于已损伤黏膜的愈合, 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丽丽, 殷小勇.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56例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 12(3):725.
[2] 张冬英.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分析.护士进修杂志, 2019, 26(9):843-844.
[3] 李叶琴.益口漱口液加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观察. 临床护理杂志, 2019, 9(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