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人性化护理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段丽春 马东骥
[导读]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运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接受治疗中的效果
        [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运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接受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该文选取了35例在该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了常规护理之后,进一步开展综合护理,之后对比患者在开展护理前后各个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人性化护理运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后,肾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且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 人性化护理运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接受治疗中效果良好,能够提升患者的身体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常规护理;血液透析;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疾病护理,而且趋于人性化、规范化、合理化[4]。在透析过程中,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采取人性化护理,根据患者情况,从心理、环境、饮食等方面进行干预[5]。心理护理可以通过相应的心理咨询,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是血液透析更好地发挥疗效的重要环节。通过环境护理,可以更全面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院环境。采用饮食护理能更好地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通过人性化护理,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糖尿病尿毒症患者抗感染能力差,需要做好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注意健康,保证透析过程中严格消毒无菌操作。通过采取人性化护理,也就是基于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心理护理等内容,分析产生的临床效果。现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间住院治疗的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了35例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7:18例;年龄最小为53岁,最大为81岁;病程最短为4年,最长为21年。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均是通过和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交流后,得到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获得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认可批准。
1.2? 方法
        确保该次研究的准确可比,该组糖尿病肾病患者首先接受的是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事前告知患者相关的透析知识。患者在接受了常规护理之后,进一步开展综合护理,具体操作如下[2]:①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糖尿病肾病患者之所以开展血液透析,往往是病情较为严重,因而心理情况难免较差,极易产生焦虑情况,难以有效配合治疗。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定期开展沟通,介绍血液透析意义、注意事项,积极解决消极情绪的原因,同时向他们解释成功的病例,让患者降低心理压力,从而与医护人员相处和谐。
        ②动静脉瘘护理。动静脉瘘护理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主要护理方法,约占治疗的90%。桡动脉-头静脉是建立前臂动静脉瘘的常用方法。通过开展人工肾专用一次性打孔旋转穿刺针,选取穿刺点,动脉穿刺点距内踝吻合口5~6 cm以上,进行扣式穿刺。整个过程是确保无菌,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密切关注抗凝,避免静脉血栓形成。
        ③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内含糖分较高,因而在饮食方面有比较多的限制,比如水、钾、磷等物质,还应该防止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此外,患者应补充低质量蛋白质,以及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 
④导管护理。导管一般分为短期导管和长期导管。在疾病的早期,一般不可能达到或未成熟成短管。一般来说,长期治疗糖尿病患者无内瘘或内瘘的血管功能不良,在长期置管前效果不佳。因此,确保无菌操作是避免导管感染的重要步骤。上下透析器手术前,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消毒防护工作,并确保戴好口罩和无菌手套。血液透析结束后,护士需更换透析导管肝素帽,严格清洗消毒导管,防止病人感染细菌。一旦导管出现红肿,病人应立即通知医生。

护理人员应每天测量并记录病人体温,并告知病人导管附近皮肤干燥,淋浴时应将皮肤用塑料包装,防止导管感染。
        ⑤皮肤护理。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體内有较高的糖分含量,因而可能使得其吞噬功能以及皮肤适应性下降,并削弱其对外部病毒的抵抗力。这要求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始终保证自身皮肤的清洁,必要时应该定期更换内衣。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卧床患者的家人每天擦洗身体1次,同时还必须放置皮肤划伤。
        ⑥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在患者开展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透析期间的生命特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异常情况。同时,做好患者的血管的保护,确保透析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⑦运动指导。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以减少负性情绪,增强身体机能,刺激体内胰岛素的产生。根据病人的情况,护士需要指导运动的方式、强度和时间,避免肾小球压力过大,增加肾功能损害。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前后指标情况。血糖控制: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后,餐后2 h血糖<8.9 mmol/L,空腹血糖<7.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保持在4%~7%之间。血糖未控制: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后,餐后2 h血糖的水平、空腹血糖的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值没有低于上述的标准。肾功能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后,内生肌酐的清除率范围为80~120 mL/min,血尿素氮范围为2.9~7.5 mmol/L,血肌酐范围为44~133 μmol/L。肾功能未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后,血尿素氮、内生肌酐的清除率、血肌酐没有低于前文的标准[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性化护理前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肾功能改善情况
        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糖的控制率及肾功能均得到了提升,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人性化护理前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具体的实验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前,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口出血2例,导管感染1例,导管脱落2例,发生率为14.29%;开展人性化护理后,导管脱落1例,发生率为2.86%。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3,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有助于延长其生命周期。但在透析治疗中,也要考虑到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及各种并发症[1]。由于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不好,不能用血液透析来改善肾功能,而进行透析治疗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目前主要以替代疗法为主。
        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后续临床实践中探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瑜.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64-65.
[2]? 袁金花.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人性化护理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7):118-119.
[3]? 李颖.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