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凌巧云
[导读]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的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首次的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腹胀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最先由丹麦Kehlet提出,它遵循循证医学,针对患者围术期,通过跨学科的联合,采取优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对于手术的应激反应,预防术后并发症,从而缓解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康复[1,2]。有研究[3]表明,快速康复外科在消化外科领域应用成熟,而在其他领域未广泛应用,尤其妇科领域应用较少。而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60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将2015年11月~2016年6月入院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37~57岁,平均年龄(47.77±4.94)岁,CINⅢ级2例,子宫肌瘤20例,子宫腺肌症5例,宫颈原位癌3例;将2016年7月~2017年2月入院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41~61岁,平均年龄(48.73±4.34)岁,宫颈上皮内肿瘤3例,卵巢良性肿瘤2例,子宫肌瘤22例,子宫腺肌症3例。纳入标准:①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②同意参加本次研究;③无严重心、肺、肾等器官疾病。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或精神障碍者;②不愿配合研究者③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等基本信息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告知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解除思想顾虑,并予术前宣教;术前禁食、禁水12h;术前晚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水溶液2000ml或(和)术前晚及术晨进行灌肠;术后6h禁食、禁水,肛门排气后可适当饮食,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24~48h拔除尿管,指导患者床上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意愿鼓励下床活动。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术前成立FTS护理小组,成员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主班护士(主管护师)、床位医生及心理咨询师(本科室护士)组成。将全病区床位分为前、中、后三组,护士长及床位医生对三组中的床位责任护士进行培训,由护士长及主班护士进行监管。
1.2.2.1  术前护理
        (1)术前心理护理:对患者术前心理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焦虑水平,总结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环节,给予符合个体化的心理疏导。(2)术前宣教:各部门以多学科协作的形式,完善术前准备工作。(3)术前皮肤及肠道准备 用石蜡油清洁脐部,嘱患者术前禁食6h,禁水4h,指导患者傍晚流质饮食;

1.2.2.2  术后康复护理 加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术后康复知识的宣教及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早进食、早下床及早拔管的依从性。
(1)患者手术返回病房,根据患者自身需要及胃肠道耐受情况,如有饮水需求时,指导患者少量多次饮水。(2)患者麻醉清醒后,帮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评估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超高危,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提供不同的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2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术后首次的下床活动时间、排尿时间、排便时间及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2)两组腹胀程度。
腹胀评定标准[4]:
无腹胀:患者无腹部胀痛不适感;
轻度腹胀:患者肛门未排气时间段内自觉气体在腹腔内游走,主诉轻微腹胀(不包括切口);
中度腹胀:患者腹部隆起,主诉切口胀痛,但可耐受;
重度腹胀:患者腹部明显隆起,切口胀痛难忍,引起精神上烦躁,甚至可出现呼吸困难。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收集的数据经过双人核对后录入Epidata3.1软件并导入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首次的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5  讨论
        本研究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的临床应用还涉及麻醉方式、术中体温的温控、术后镇痛等多方面,需要临床各部门加强合作,积极推行才能更好的促进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康复。

参考文献
[1]D W, Wilmore,H, Kehlet.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fast track surgery.[J].BMJ (Clinical research ed.),2001,322(7284):473-476.
[2]李桂芩,杨大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外科领域中的系统评价[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39(3):88-90.
[3]黄颖,石泽亚,秦莉花,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10):73-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