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潘春燕
[导读] 目的:探究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所收治的70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式护理,通过神经行为评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神经行为总评分与对照组患儿神经行为总评分分别为(39.65±0.84)分、(33.23±0.47)分,观察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神经行为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神经行为
        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及新功能不全,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混合型酸中毒及低氧血症恶性循环,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严重影响新生儿发育及健康,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1]。即使该病通过治疗可延长生命,但会有许多后遗症的发生,由于长期缺氧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脑功能障碍。因此必须要有合适的治疗方式及护理方式才可改善这一情况。本文选取我院70例患儿进行探讨,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出生体重2586~4327g,平均体重(3654±132.45)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6例、剖宫产12例、产钳助产7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出生体重2469~4296g,平均体重(3587±138.88)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7例、剖宫产12例、产钳助产6例。在性别、体重、分娩方式等基线资料上,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新生儿给予暖箱复温、机械通气辅助、抗感染等护理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抚触配合袋鼠式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2.1触摸护理
         首先病房及时通风、换气及消毒,病房温度在20℃左右,保持病室安静,注意光刺激、饥饿等影响宝宝的情绪,准备好所需要的物品。进行抚触的护理人员均经过培训,合格。抚触前先温暖双手,将润肤油涂满双手,按照前额,下颌,头,胸,上肢,下肢,背部的顺序依次进行抚触,动作轻柔,关爱患儿,必要时拥抱亲吻患儿。以上操作每日2次。
1.2.2袋鼠式护理
         出院前护士指导患儿母亲进行袋鼠式护理,以便于出院后,患儿母亲可自行操纵。该护理模式主要通过母婴之间的皮肤接触,将新生儿以袋鼠式、无尾熊等有袋动物直立贴在母亲的胸口。首先帮助患儿换好纸尿裤,使身体赤裸,后将其放置裸露胸前,使患儿呈俯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至于双乳间,再用被子盖住患儿背部,指导母亲采用一只手放在新生儿背部,可以鼓励母亲在此期间进行母乳喂养、轻声与新生儿说话,让患儿感到安全,减轻患儿紧张情绪。每日2次,每次20min,持续一周。
1.3观察指标
        根据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对患儿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一般反应及先天反射等神经行为进行评分,出院2个月后对行为进行测试,分值越高说明效果越显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类数据采用2检验,以[n(%)]描述,计量类数据采用t检验,以(±s)描述,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神经行为总评分为(39.65±0.84)分,对照组患儿神经行为总评分为(33.23±0.47)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抚触护理是对新生儿进行专业有序的抚摸、及触碰,可有效刺激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体内的项激素分泌,使新生儿得到安全感,是新生儿逐渐适应外界环境[2]。而袋鼠式护理又被称为皮肤接触护理,是指模仿袋鼠等动物照顾幼崽的方式,将新生儿贴于胸前,使新生儿感到温暖,并给予其安全感,促进新生儿发育。本文通过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与常规护理对其评分进行比较,在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一般反应及先天反射等神经行为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神经行为具有显著效果,值得被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连莲淑,郑淑敏,郑月惠,等.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神经行为与体格发育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3):127-129.
[2]何婧,刘蓓蓓,罗敏,等.袋鼠式护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缓解早产儿微量血糖采血疼痛的作用[J].四川医学,2018,39(4):467-4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