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科腰椎疾病脊柱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疗诊治的78例腰椎疾病行脊柱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筛选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纳入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过程中,给予性脊柱融合术的腰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治疗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腰椎;脊柱融合术;骨科
腰椎疾病是骨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类型主要包括腰椎脱臼、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管狭窄症等[1]。患有腰椎方面疾病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部疼痛、压迫导致下肢疼痛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大部分医院会选择脊柱融合手术治疗该疾病,在脊柱融合术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创伤面大,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选择适宜的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损伤程度[2]。现针对护理干预对骨科腰椎疾病脊柱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疗诊治的78例腰椎疾病行脊柱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筛选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39),实验组患者(n=39)。实验组男性人数为18例,女性人数为11例,年龄最小的为35岁,年龄最大的为82岁,平均年龄(57.67±4.25)岁。对照组男性人数为16例,女性人数为13例,年龄最小的为37岁,年龄最大的为79岁,平均年龄(55.52±4.39)岁。两组腰椎性脊柱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给药以及为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知识宣教,大部分患者由于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因此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定期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可根据患者自身接受能力的程度,对于接受能力低的患者可选择一对一宣教方式,使其更好的了解疾病知识以及告知患者正确的自我护理知识,并向患者讲解配合治疗以及配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②心理护理,腰椎疾病行脊柱融合术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使患者难以忍受,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消极的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引导患者将心里的顾虑和问题主动讲出来,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并给予患者细心的讲解,解除患者心中的顾虑,告知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叮嘱患者坚持治疗的必要性,降低患者心理压力。③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要缓解患者的心情,使其保持轻松的心态,避免紧张,要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体位姿势,平卧体位可降低疼痛,为患者最好皮肤护理,避免器械性压疮的产生。④术后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伤口的出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正确固定导管,保持伤口干燥。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保持交谈,进而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降低疼痛感。⑤康复训练,术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训练强度由弱到强,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拉伸,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1.3 判断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根据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将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分析处理,其中本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s)表示,本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率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如表1。
.png)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治疗腰椎疾病的过程中,通常选择效果最为显著的手段,即为脊柱融合术,由于该手术创伤面较大,术后患者需卧床休养,加之术后患者的疼痛感难以忍受,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腰椎疾病性脊柱融合术患者选择适宜的护理干预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3]。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手段,不仅能缓解脊柱融合术后患者的疼痛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以便于术后恢复,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4]。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加大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后期康复训练,强化患者脊柱功能[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过程中,给予性脊柱融合术的腰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治疗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添和,陈小虎,郭强,杨忠汉.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脊柱融合术在脊柱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0):105-108.
[2]袁博.运动疗法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柱融合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5):6-8.
[3]刘少强,陈伟,刘伯龄,梁珪清,齐强.不同类型非甾体抗炎药物对脊柱术后椎体间植骨融合影响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5):9-13.
[4]陈芳.护理干预在腰椎疾病患者脊柱融合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9):139.
[5]鲁增辉. 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在单间隙腰椎结核治疗中的效果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