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卡在减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抽取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不予以护理标识卡),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标识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出现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标识卡在减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明显,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标识卡;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应用;分析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往往十分严重,有的患者还会产生昏迷症状,同时因手术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相对较多,需时刻做好对于患者的抢救准备,所以对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有着严苛的要求,要求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开展务必要具备秩序,尽可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出现概率。而通过运用护理标识卡则能够产生警示的作用,让患者能够对此产生反应,进而对于患者的行为以及思想层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此则非常利于防范不良事件的产生。对此,本文主要研究护理标识卡在减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抽取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7~70岁,平均(53.2±8.0)岁;观察组患者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6~69岁,平均(51.6±7.7)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予以护理标识卡,为其佩戴腕带,标注好患者的姓名,年龄以及住院号等相关信息,不对颜色进行区分,标注污染区,隔离区等相关区域。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标识卡进行干预,主要内容体现如下:①信息标识。选用防水绿色带制作腕带,在患者的右手腕和右踝部加以绑扎,标注患者的性别、科室和年龄等相关信息。②管道标识。针对不同治疗目标的引流袋与引流管需备好蓝色标识实施粘贴,确保辨别的有效性。再者,还需注明引流管的日期和置管长度等,定期检查标识卡,了解其是否存在模糊的状况或是脱落的状况,若发现存在上述状况,那么则需及时加以更换[1]。③药物标识。针对不同的用药方式和危险程度,做到分类药物,运用不同颜色的标识卡进行区分,针对口服类药物则需选用绿色标识卡,而针对静脉注射类药物则可选用黄色标识卡,而针对外用类药物,那么就可选用蓝色标识卡,针对危险药物,则需在其表面粘贴上红色标识卡,以提醒相关人员此药的危险性。④提示类标识。在床头位置贴好提示类标识,确保临床医务工作者能够关注到相应的注意事项,以防范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产生操作错误的问题,而对患者造成不利的影响。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分为意外跌倒、用药错误、管道事件、院内感染、院内压疮五项指标。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数愈高,患者生活质量愈高。③护理满意度:采取满分制,非常满意>80分,一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png)
3讨论
在人们生活规律与节奏不断变化的同时,至院就诊的患者也愈发增多,在当前医院之中护患二者之间比例的失衡已成为一项严重的问题,而与此同时,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若想有效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那么就可良好运用护理标识卡,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应注意事项等实施合理的标识,这样能够对患者及其护理工作者均产生警示的作用,防范产生护理不良事件。由上述内容可见,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标识卡是十分重要的[2]。
具体来说,在运用护理标识卡后,在开展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时,能够确保此项工作的开展更具标准性与规范性,增强护理工作者对于不同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的良好警示,尽可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出现率[3]。同时,在此种护理状态之下,也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开展效率与质量,促进此项工作获得秩序性进行。药品标识能够确保合理性摆放抢救室内的相应药品,防范产生药物混淆的状况,这样则利于减少用药错误情况的出现率。而管道标识则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者防范风险问题的能力,以便及时辨识出患者所存在的风险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并且,运用护理标识卡还利于规范护理工作者的护理行为,防范产生不确定因素而致使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提高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质量[4]。
另外,运用护理标识还利于满足患者的迫切需求,在住院之后,患者往往想要迫切了解周围的环境,而若能够运用护理标识卡,则能够为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佩戴职称标识,这样则能够使患者根据此标识来了解不同工作人员的不同职责,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相应需求均能够获得有效的反映与解决,这样也利于提升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总之,通过应用护理标识卡利于规范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行为,提高护理工作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在开展护理工作时的警惕程度,以此来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概率,为每项护理环节均构建出安全的预警系统,从而也能够提高患者自身的安全感和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和其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孙素娟.护理标识卡在减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6):272-273.
[2]汪慧娟,郑红云,蒋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风险预警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8,33(11):55-57.
[3]张美琼.护理标识卡在减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5):168-170.
[4]薛晓英,杨艳丽,杨春,刘轩,曾立平.护理干预对NSICU患者感染控制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5):3475-3476+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