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识别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苏嫱
[导读]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可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通过饮
        摘要: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可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通过饮食控制和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但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可引起记忆减退,反应迟钝,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通过健康宣教和个人指导相结合,加强患者及其家属识别能力,对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总结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总结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常见原因以及护理对策.结果:糖尿病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血糖基本恢复正常范围,且未出现后遗症.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较好的预防糖尿病低血糖症状,对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预防?护理
        低血糖的定义:美国糖尿病学会工作小组已经界定了多种形式的低血糖症,并将低血糖症定义为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70mg/dl,称为低血糖,此外,还将血糖在3.2-3.9mmol/L(58-70mg/dl)之间定义为生化低血糖症(biochemical hypoglycaemia)。但是,这个区间的血糖值在饥饿状态时经常出现,其临床意义尚有争议。
        1.低血糖分类:①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②有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③严重低血糖:需旁人帮助,常有意识障碍④可疑症状性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⑤相对性低血糖:有低血糖症状,但血糖>L
        2.低血糖的典型表现:发抖、出汗、紧张、急躁易怒、不友好、焦虑、头痛、饥饿
        2.1  低血糖的不典型表现:舌根发麻,说话不清,答非所问,烦躁,不理人,意识模糊,平时举止端庄,忽然衣冠不整,无缘无故打架,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无故难受、头痛头晕
        3.低血糖发作时血糖的测定与护理
        低血糖发作时血糖的测定更具有诊断价值,对患者应做好低血糖发作时立即取血查血糖的准备。低血糖发作时切忌匆忙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需按4步法进行护理。
        第1步:保护患者避免外伤、坠床,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导管,避免误吸引起窒息和舌咬伤;
        第2步:立即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及胰岛素,并同时测定毛细血管末梢血糖值;
        第3步:根据患者情况,进食15克含糖食物(半杯橘子汁、一片面包、4片苏打饼干、一个小苹果、2-4块方糖、3-5颗硬糖、150ml可乐)----15分钟后再次测血糖:1.血糖≥3.9mmol/L,症状好转,按正常时间进餐或加餐2.血糖仍<3.9mmol/L或症状无好转,再按前“15”处理3.如果血糖依然很低,或出现神志不清,静脉推注葡萄糖20-60ml;如果离下一顿饭还有一个小时以上,就再吃15克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食物,以防再次发生低血糖。
        第4步:观察患者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后症状有无缓解,监测血糖,直至血糖达到正常范围。
        4.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方法
        (1)心理干预
        向患者讲解保持积极、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对担忧病情恶化者, 予以积极引导,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2)健康教育
        ?在向患者讲解胰岛素发病机理、治疗注意事项的同时, 重点从引导患者医嘱执行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强调积极配合治疗对治疗结局的意义。向患者介绍本院成功治疗的案例,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3)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
        要求患者遵医嘱按时用药, 并减少可能导致血糖异常食物的食用。指导家属合理监督患者用药和饮食, 增强医嘱执行力。同时, 要求患者进行必要的运动, 改善身体状况。
        (4)动态血糖监测指导
        ?向患者介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注意事项等, 尤其是低血糖的报警及处理。
        (5)亲情护理
        向患者家属讲解亲情护理在血糖控制中的重要意义, 要求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 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怀和温暖, 从而为血糖控制和各类治疗奠定扎实的人际基础。
        (6)其他护理
        认真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反馈, 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及时解答,保持病室的温馨、安静环境,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鼓励患者与外界交流, 满足患者的人际交往需求等。
       
        5.个体化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较少见, 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缺乏了解,且病情反复发作诊断不明,担心预后不好, 对治愈抱怀疑态度和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通过与患者耐心的沟通,了解其心理活动,并给予心理疏导和干预, 指导家属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
        (2)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非正常下降。饮食与营养的要求: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少量多餐,以避免低血糖发作,平时可进食含高蛋白、高纤维素等吸收缓慢的食物; 可在10:00、15:00-16:00 及晚上睡前各加餐1 次。在低血糖发作时,予高糖容易吸收的食物。保证大脑的能量供应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防止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
        (3)入院后教会患者和家属识别低血糖的先兆及其应对的措施
        一旦出现心慌、手抖、出汗和饥饿感时要立即平卧并进食,并且通知医护人员。患者日常活动范围内避免放置尖锐成角的硬物,防止意外伤害嘱床边备食物,随身携带含糖的液体食物。患者外出检查时由护士陪同,并携带50%葡萄糖40~60 mL,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本例患者反复多次低血糖发作,可引起大脑退行性改改变,下床活动时有人陪伴,避免独自外出,预防跌倒及受伤。
       
        参考文献
        [1]刘义欣,谷伟军,窦京涛,等. 动态血糖监测对胰岛素瘤定性诊断价值的探讨.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7,9(3):157.
        [2]李胜超,李妙, 吴海洋,?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胰岛素瘤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2016,35 (21):3753.
        [3]吴欣娟,马玉芬,侴京梅?.?胰岛素瘤围手术期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76-78.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33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