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杨敏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对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6例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治疗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随机均分为38例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38例给予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情绪情况。结果:根据数据统计,在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明显劣于实验组患者,对比显著,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ICU是一个危重病集中救治的,以医务人员为主体,以医疗设备为保障,以连续监测治疗为手段的场所,ICU病房即重症监护病房,又称为加强重症护理病房,集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可以同步进行。为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治疗和康复,以及对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的治疗提供优质服务[1]。尤其是随着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快速发展,以及新型医疗设备不断产生和医疗体制不断变化,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医疗、护理和康复为综合一体的重症监护病房。但是由于ICU病房环境较为封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引发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本文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的76例收治的ICU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现将实验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76例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治疗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随机均分为38例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38例给予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2:16,患者年龄在39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8.4岁);实验组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1:17,患者年龄在41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4±8.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常规资料上无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普及实验的相关知识,并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与签字,通过了伦理委员会审批[3]。
1.2方法
        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记录,严格控制患者探视的时间与次数,保证探视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避免发生感染的情况,定期对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按摩[4]。38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主要方式如下:⑴积极沟通。由于身处陌生、封闭的治疗环境,导致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可以提前通过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让患者熟悉、了解环境和治疗流程,从而缓解、疏导不良情绪,提升护理的效果[5];⑵鼓励和支持。了解、熟悉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注意事项等,充分了解患者的情绪,对患者进行鼓励并提供各个方面的帮助和支持;⑶健康知识宣讲。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属宣讲疾病相关的知识,耐心讲解注意事项以及患者关于治疗过程中的疑问,随时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并进行有效的护理[6]。
1.3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通过相应的评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负面情绪越轻。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类,定义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患者所占百分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本次对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相关数据,将0.05作为检验数据对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的临界值,若是检验值低于0.05表示差异显著,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如下表1所示,实验组(97.4%)明显高于对照组(80.6%),差异对比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别为78.3±3.4和62.8±2.1,抑郁评分分别为83.5±3.9和70.2±2.3,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别为78.1±3.3和72.4±2.7,抑郁评分分别为83.1±4.1和76.7±3.5,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在护理前无可比性,在护理后实验组的不良情绪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进入ICU病房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并且恶化程度快,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极易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分析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因素有如下方面: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导致治疗过程中恐惧、紧张情绪增加,从而出现抵触情绪降低护理的依从性。因此本文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需要增加心理的护理,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患者进行干预,保证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提升治疗的效果,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根据数据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在改善心理情绪上有着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保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欢,费亚芬,许小娟.心理护理对重症ICU病房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7):152-155.
[2]潘华东,张周燕.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研究[J].家庭医药,2019,(12):309.
[3]邢召举,王利利.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171,181.
[4]李雨轩.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8):122.
[5]乔银晓.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评价[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2):343-344.
[6]陈财秀.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2019,(35):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