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赵妮娜 薛少玲
[导读] 目的:实验将针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策略,进一步提升护理依从性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策略,进一步提升护理依从性。
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9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互动式健康教育策略,分析护理方案的应用情况。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退热时间分别为(4.2±0.5)d和(5.0±1.0)d,对照组为(5.7±1.1)d和(6.2±1.5)d,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依从性的调查上,观察组患儿为93.3%(42/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3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在并发症的统计上,观察组的发生率更低,护理安全性有保障。结论:采用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有助于护理方案的落地,并能够达到预期对疾病的控制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互动式健康教育;小儿肺炎护理;护理依从性

        肺炎是患儿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受到了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并由此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气促、咳嗽等,具有季节性特点【1】。对于儿童,其自身免疫能力不足,在护理治疗过程中更为被动,由此我们的健康教育要具有互动式,建立与患儿的信任关系,提升护理依从性。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9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9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46例和44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2,最大不超过10岁,平均年龄为(5.6±1.5)岁。在入院后对患儿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互动式健康教育策略,首先,则是建立与患儿的信任关系,在互动过程中尽可能的消除对医院的恐惧和治疗的排斥。与此同时,帮助患儿理解到治疗的目的,并让年纪大的患儿带动年纪小的,起到榜样作用。此外,还要和家长做好交流,结合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体质、治疗要点进行分析,并加强家属对患儿的监护管理能力,帮助患儿做好疾病的预防,以及日常用药、饮食的管理。最后,帮助家属了解到肺炎的知识,提升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从而改善治疗疗效。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主要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此外,统计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做好病情的全面护理管理。
1.4统计方法
对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采用计量统计,在感染率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分别为(4.2±0.5)d和(5.0±1.0)d,对照组为(5.7±1.1)d和(6.2±1.5)d,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在护理依从性的调查上,观察组患儿为93.3%(42/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3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最后,在并发症的统计上,观察组的发生率更低,护理安全性有保障。
3 讨论
从现代护理医学发展的过程中看,已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并加强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特别是对于小儿患者,其缺乏对疾病的认知,自身机体防御能力相对弱,由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家属的保护,并在有不适症状后及时就医诊断,防止病情的恶化发展。肺炎作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其治疗期长,由此,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会下降,在护理中要结合儿童心理学、行为学,改善常规的护理模式,帮助患儿更好地接受治疗,提升治疗疗效。
就本次护理成果看,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促使患儿早日康复,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式的护理,不仅家属参与到护理治疗,儿童也有意识的参与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这也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高,医院形象也得到提升【3】。互动式健康教育不再是单一的发放健康手册,而是可以通过动画片、小故事的方式普及疾病知识,帮助患儿远离可能引发疾病的危险性因素,具家属则应该具有季节防御意识。
综上所述,采用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有助于护理方案的落地,并能够达到预期对疾病的控制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利红.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2):175-177.
[2]尹红云.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2):172+179.
[3]杨晓芳. 探究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1):232+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