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心理护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情绪的作用。重点突出一例患者入院-住院治疗期间-出院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结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利于疾病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焦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1]自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爆发以来, 波及国内所有省份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3月23日全球累计已超过三十万人感染。部分确诊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为了缓解患者的这些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了优质、高效、科学的心理护理工作,并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1 临床资料
重点选取我院收治的一位通过心理护理,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患者,余某,女性,51岁,于,2020年1月28日入院。患者武汉人,1月21日离开武汉,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痒,咳嗽,阵发性,不剧烈,无昼夜规律,入院前一日CT提示“右肺炎”不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先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入院查体T:36.9℃ P84次/分 R19次/分 BP135/80mmHg,神志清楚。听诊两肺呼吸音粗。胸部CT(江都人民医院 01-27300895179)右肺炎。从入院到住院期间治疗再到出院(2020年2月16日),通过心理护理而反映出的患者的心理活动变化以及焦虑的缓解和情绪的好转。
2方法
第一,刚入院时,作为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并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做好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所需,因患者系湖北人了解是否存在语言沟通和生活习惯上的不适应。针对性的给与心理疏导。余某因饮食差异和期望值过高存在点外卖的需求。隔离病房的特殊性使得患者期望落空,患者处在否认期,心理建设较差,情绪波动大,护理人员言语上安慰道“余某你不要哭,因为哭就会喘,新冠肺炎病毒首先就侵袭你的肺,原本你气就不够用了,你一哭,气就更不够用啦。”循循善诱余某稍微理智了一点,同时护理人员需多鼓励、安慰患者,给患者树立战胜病毒的信心,分散患者注意力,尽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心理护理的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心理护理已从宣教式的心理护理的使用过渡到注重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发挥和运用。护理工作者开始关注不同病情、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理念,拓展心理护理的深度[2]。
第二,住院治疗期间,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变化与血氧饱和度变化都会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护理人员每日都会按照护理规范定时电话指导患者测量体温,并通过监护仪检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由于余某入院初期体温较高,切记观察生命体征体温变化,每日耐心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当体温测出为正常值时,嘱咐余某不要掉以轻心,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一旦有任何不适,请不要有顾虑,直接汇报。余某此时已经开始配合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没有了之前的百般刁难,自觉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平日下病房前,护理人员会在防护服上写上祝您早日康复,祝您早日出院。希望这样的文字可以给患者带来温暖。从而成功的给患者心理暗示,疾病是可以战胜的。
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并可通过例举治疗成功的案例来鼓舞患者,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第三,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使得患者了解到正确的生活习惯和防护措施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的重要性。余某复查胸部CT即将出院,在发放口罩并送她出病区做CT时,一路上护理人员通过一个阶段的治疗与护理,将患者作为自己的朋友,告知患者做好预防保健,保护好自己,带好口罩,与其他人间隔一米以上。使患者从心理根本上认同护理人员,也将护理人员当做朋友来相处。实质性的认同并接受护理人员的防护方法以及正确的生活习惯。自觉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养成了正确的生活习惯,从而康复出院。
3 观察
对比患者从入院-住院治疗期间-出院-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
患者初入院时,因对病情的不了解和环境的不适应等产生焦虑、自我否认、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主动热情的接待并积极与患者沟通病情,安慰、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在住院治疗期间,患者的情绪会根据病情的好坏起伏不定,而情绪不定也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科学知识并列举成功的治疗案例给患者增加信心,逐步稳定患者的情绪,患者焦虑的情绪也逐渐减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患者即将出院时,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科学的防护措施和卫生的生活习惯,让患者心态平稳的出院,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防护措施,积极向上的开始生活。
4讨论
COVID-19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较高的重症率及一定的病死率, 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广大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及COVID-19患者对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可能产生巨大的心理应激。张文慧等[3]调查发现COVID-19定点医院护理人员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王琛等[4]认为要重视患者或幸存者、隔离人群、医务人员这3类人员及家属的心理问题, 并给予必要的干预。患者受病情的影响,易产生心理与生理上的不适应以及焦虑情绪。这些都会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病情恶化又重复导致心理压力变大,从而发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贯穿正确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住院治疗期间,和即将出院时对于患者的情绪都非常的有效。耐心的和患者沟通交流,坦诚相待,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Chen N, Zhou M, Dong X, et al.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a descriptive study[J/OL].2020, 395 (10223) :507-513. DOI:10.1016/S0140-6736 (20) 30211-7.
[2]林蓉蓉,王玲华,戴佳佳.结核病监护室患者家属需求的差异性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5(9):24-26.
[3] 张文慧, 李儿, 郑丽平, 等.杭州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护士的焦虑现状调查及对策[J].健康研究, 2020, 40 (2) :1-4. DOI:10.3969/j.issn.1674-6449.2020.02.00.
[4] 王琛, 王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医院感染及心理预防[J].全科护理, 2020, 18 (3) :1-3. DOI:10.12104/j.issn.1674-4748.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