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3月本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实施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出院后2周及1个月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出院后2周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的HAMD及HAMA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出院后2周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案管理模式;延续性护理;新冠肺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肺炎,可经呼吸道行传播,具有较强传染性[1]。新冠肺炎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出院后加强新冠肺炎患者的延续护理帮助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十分重要[2]。本研究将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护理用于新冠肺炎患者中,旨在观察其对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新冠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3例,年龄22~75岁,平均(48.56±3.94)岁,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11例,高中9例,大专及以上9例。观察组男性40例,女性2例,年龄23~74岁,平均(48.51±3.87)岁,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11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岁;均符合新冠肺炎诊断标准,基于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阳性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不能接受随访或中途退出研究者;存在视听、理解、认知、神志等功能障碍无法独立完整答卷者。
1.3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出院随访,嘱患者出院后居家隔离14d,每日监测体温,嘱其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联系定点医院或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观察组行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见下:
(1)个案记录:通过专业考核选拔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成立个案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专科护士2名,专科医师2名,心理医师1名。于出院前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等相关信息,便于对患者进行电话或微信随访,负责患者药物指导、认知行为干预等工作,了解患者疾病状况。(2)建立档案:出院当日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建立档案的目的、管理方法、预期效果等,尊重患者隐私,签订建档同意书,对患者基本信息做好记录及备份。(3)个案管理:小组成员通过电话或视频对患者进行随访工作,并将随访内容详细记录在档案内,包括日常生活、心理状态等,护士根据个案内容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生活习惯较差者加强健康宣教,嘱其维持良好健康行为,对存在心理精神障碍者,指导患者听轻音乐、深呼吸调节情绪。(4)延续性护理:专科团队通过微信私信或电话联系患者,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呼吸方式、康复训练、气道廓清训练、呼吸操、营养、放松减压等,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心理医师根据个案管理表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真实可靠的信息,采取措施,及时发掘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让患者拥有一颗足够坚强与健康的心灵。同时嘱患者及家属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减少去公共场合的频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生活事项,嘱家属多陪伴、鼓励患者,给予其人文关怀及情感支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个案小组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指导患者做好日常防护工作,督促其遵医嘱用药,按时复诊,了解其精神状态、生理功能等方面生活质量,完善个案信息记录,为进一步实施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1.4观察指标
于出院后2周及1个月电话、微信随访,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进行测评,分值>7分提示可能存在抑郁、焦虑症状,分数越低提示症状越轻。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进行测评,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9.0,(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
两组出院后2周时的HAMD、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的HAMD及HAMA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png)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出院后2周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3讨论
新冠肺炎传染性较强,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由于患者对新冠肺炎认知不足,部分患者担心出院后疾病会复发或影响自身健康状况,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不利于疾病康复。故加强新冠肺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对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基于个案护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为一种院内、院外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其包括个案记录及建档、个案管理、延续性护理等干预过程,目的为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3]。通过成立个案管理小组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等,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个案管理方案,有效改善患者躯体及社会功能,减轻不良情绪,提高院外疾控方案调整与针对性、落实及时性[4]。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强化了与患者的沟通、宣教及监督力度,可指导患者在家做好防护工作、建立健康行为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社会功能恢复。个案延续护理重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根源性因素,并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性解决,利于控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负面因素,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HAMD、HAMA、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可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丛维红,何肖洁,王朋朋, 等.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4):6-8.
[2]郑燕,卢芳,蒋琼, 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病人临床护理体会[J].贵州医药,2020,44(3):483-484.
[3]杨州.探究个案管理模式下延续性护理对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J].保健文汇,2018,16(2):192-193.
[4]陈春兰,叶银烛,陈宝嫦.个案管理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2):136-138.
[5]曾海燕,黄慈芬.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