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马海琦
[导读] 目的:研究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每组均40例。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后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管理后患者医护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医护依从率95%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医护依从率7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管理后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极大缓解,故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医护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在当今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该疾病有着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患者发病后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不仅如此,临床中精神分裂症疾病病情种类较多,该疾病对患者自身以及家庭甚至社会就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1]。因此加强对精神分裂患者护理管理,尤其是针对处于恢复期阶段的精神分裂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性化护理管理进行详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比组患者(n=40)行常规护理管理,该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值域24-70岁,平均年龄为(49.64±2.52)岁;研究组患者(n=40)行人性化护理管理,该组患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值域24-72岁,平均年龄为(50.28±2.36)岁。
        注:本次研究排除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已明确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该次试验正常推进。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常规辅助患者用药,按时查房。
        研究组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管理:
        (1)心理护理管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实际心理动态,因为处于恢复期阶段的精神分裂患者来说心理容易出现压抑和焦躁等多种不良情绪,该种不良心理对患者康复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强化与患者沟通,交流中使用温和语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内心不良情绪,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基础上强化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2)生活护理管理: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保持病房内清洁,使患者能够在温馨安静的环境内进行疾病康复,同时促进患者缓解其内心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对患者进行生活关怀,促使患者感受社会温暖。
        (3)家庭护理管理:针对处于恢复期阶段的精神分裂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可适当延长家属探视时间,尤其是在节假日时,可适当让其回归家庭感受家人温暖。另外,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家属增加与患者的相处时间,从而促使患者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心理状态,主要从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以及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2]分析,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后医护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总依从率=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用(±S),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后医护依从性)对比用[n(%)],X2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医护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医护依从率95%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医护依从率7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当今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发病后典型特征就是个人在思维、情感以及行为等多方面出现分裂,同时患者的精神活动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存在着严重不协调现象。患者精神分裂症后不但对其自身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患者出现精神分裂症后主要临床表现就是不理睬亲人以及对镜子独笑等,待病情进一步发展后主要就会出现思维紊乱的现象[3]。
        临床中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药物控制,但是患者进入恢复期后需接受科学的护理管理。通过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个性化护理管理,从心理护理管理、生活护理管理以及家庭护理管理三个角度出发,以此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医护依从率95%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医护依从率70%,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管理后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极大缓解,且患者护理管理后医护依从性提升,故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王志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护理管理对策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9):100.
[2]廖成功,周志享.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2):146-148,152.
[3]王冬梅.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9):164,197.
作者简介:马海琦(1986年10月-)女,满族,内蒙古赤峰市,本科,护师,研究方向:精神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