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人们医疗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产房工作也在不断转变医疗观念,在现代产科学不断发展下,充实和拓宽了产房工作的内涵,为产妇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已然成为产房工作的重心,以促进产妇顺利分娩,确保母婴生理和心理健康。产房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产妇都会呈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产房工作近些年来越来越重视心理护理干预,本文对心理护理干预在产房工作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产房;工作;心理护理干预;进展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顺利分娩的关键。以产妇为工作的中心实施各项护理服务,充分考虑患者家庭、心理和生理问题,由于面对分娩,产妇会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其影响因素也很多,比如传统观念、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在产妇护理中助产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帮助产妇将心理问题解决,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注重心理干预,以此提升产妇成功分娩的信心,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1 在产房工作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
产妇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分娩过程是否顺利,心理护理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娩作为生理过程,排除特殊产妇和合并症的产妇,产妇在现代产科学中已经不能等同于患者,且多数产妇无需特殊的照料和护理,然而产妇的心理需求却很大[1]。产妇情绪会影响产程,相关研究显示,产妇在分娩前生育知识和生理卫生知识缺乏,面对分娩,产生各种不良心理状态,比如担忧、恐惧、紧张等,对分娩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如果产妇心态比较平和,在一定程度上会缩短产程,顺利分娩,情绪越紧张难产率越高,因此,助产士在工作中一定要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充分掌握,在产房护理中将心理护理干预作为护理的重点,同时,心理护理干预可将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保证产妇安全。心理护理干预对助产士的要求很高,助产士需要学习基础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知识,因此,为对产妇实施心理干预,助产士需要对新知识进行不断学习,使其知识面得以拓宽。另外,心理护理干预可将医疗纠纷减少,对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意义重大,在心理护理干预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工作作风严谨,态度亲切,使得产妇和家属对产房工作的艰辛和风险表示理解,对产房工作表示肯度,以此促进医疗纠纷减少。
2 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2.1 认知疗法
产妇在入院待产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产妇,保证亲切、和蔼的态度,主动与产妇沟通,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将医院的基础设施、环境、制度、助产士、医生向患者进行详细介绍。与产妇的交流要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对产妇紧张情绪进行缓解,对其恐惧情绪消除;对产妇基本情况进行询问,主要包括家庭情况、健康情况、知识水平、工作单位、年龄、病史等,提升对患者的了解程度,为心理护理干预的开展奠定基础,为产妇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尽可能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
告知产妇分娩过程,使产妇了解分娩是多数妇女必经的生理过程,将怀孕时发生的生理变化告知产妇,语言一定保证通俗易懂,将产妇分娩的勇气和信心增加;讲解分娩知识时要保证生动、形象,可以利用案例法与知识结合的方法,将产妇向积极方面引导[2]。
2.2 支持疗法
产妇一旦出现见红、不规律宫缩等情况,表明是临产的征兆,临近分娩过程,产程也向潜伏期进入,此时产妇表现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对婴儿的期待,使得产妇表现为欣慰的心理状态,而面对分娩又表现为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担心难产、出血、疼痛、婴儿是否发育正常,甚至有的产妇也担心婴儿的性别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此阶段产妇还没有经历剧烈的疼痛,护理人员要强化护患间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产妇心中的想法,对产妇进行安慰和疏导;针对婴儿性别问题产生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多与产妇家属交流和沟通,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让家属多对产妇体贴和关心,将产妇心理压力减轻[3]。伴随产程的进展,患者会表现为明显的宫缩,宫口也慢慢全开,此阶段为活跃期,产妇疼痛剧烈,难以控制好情绪,很多产妇具有较差的耐受性,心理状态也呈现崩溃的状态,疲惫、烦躁不安、对很多操作配合度降低,该阶段心理护理干预极为关键。助产士在对产妇产程进行观察的同时,也要了解产妇的不适,对产妇表示同情和理解,在精神上鼓励产妇,采用暗示的方法,让产妇明确宫口已开,再坚持较短的时间就会分娩,将产妇的分娩信心加强[4]。可对产妇腹部轻柔按摩,安慰产妇;最后要发动产妇家属的力量,尤其是配偶的情感支持,促进产妇不良情绪消除,将安全感增加。
2.3 行为疗法
进入第二产程后,宫缩增强更为明显,已经宫口全开,屏气动作不自主的出现,此阶段产妇最痛苦、最不适,此时,产妇已经消耗较大的体力和精神,助产士在对产程进行严密观察的同时,将接生准备做好,用亲切的语言对产妇放松和屏气用力进行指导,适当地喂水、擦汗,对产妇进行鼓励,使其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便对助产士进行配合;分娩完成后,告知产妇婴儿健康,一切正常,如果产妇宫缩良好,可以将性别告知产妇,防止对产妇情绪造成影响,同时让产妇尽早接触婴儿,使其体会到幸福感,帮助产妇树立积极的心态[5]。
3 前景
在产房工作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产妇实施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心理学技能和知识进行充分利用,对产妇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缓解和改善,使其在分娩过程中可以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对分娩进程进行促进。伴随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助产士对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深入学习,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在未来会不断更新和改进,应用于产房工作中,以满足产妇护理服务需求,对提升产房护理质量和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桂荣.心理护理在产房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6):13+24.
[2]陈德娟.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效果探究[J].心理月刊,2019,14(15):8-9.
[3]万艳.产妇产程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4):111-113+152.
[4]战桂玉.心理护理在产房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7):177-178.
[5]赵秀燕.心理护理对经产妇产程的影响案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