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镇痛在第一产程效果的量化评价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栗晓娟
[导读] 目的:分析在产妇第一产程使用非药物阵痛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第一产程使用非药物阵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8.10月~2019.10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并按照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不同时间段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产妇各75例,观察A组产妇在潜伏期开始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观察B组产妇在活跃期开始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另选取同期的75例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不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对比三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分娩疼痛程度。结果:观察A组自然分娩率为93.33%,观察B组自然分娩率为90.66%,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81.33%,观察A组的自然分娩率最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三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对照组产妇最高、观察A组产妇最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药物镇痛方式在分娩期第一产程的应用,最佳使用时间为潜伏期,能够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非药物镇痛;第一产程;应用效果;评价反馈
        前言:产妇在自然分娩时,都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且会贯穿至整个分娩过程中,对产妇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产妇的疼痛感,是提高自然分娩率的重要保障之一,也能够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分析在产妇第一产程时进行非药物阵痛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段为2018.10月~2019.10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并按照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不同时间段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产妇各75例,观察A组产妇在潜伏期开始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观察B组产妇在活跃期开始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另选取同期的75例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不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观察A组产妇年龄区间22~35岁,平均年龄为(29.36±1.33)岁;观察B组产妇年龄区间21~32岁,平均年龄为(27.55±1.29)岁;对照组产妇年龄区间22~33岁,平均年龄为(27.63±1.52)岁;对比三组产妇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不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观察A组产妇在进入第一产程有规律宫缩后实施非药物镇痛措施,观察B组产妇在进行第一产程活跃期后实施非药物镇痛措施;非药物镇痛措施具体如下:
(1)自由体位: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可以指导产妇自主下床活动,多进行走动以提高自然分娩率。若是产妇保持蹲位,则指导产妇将双手放在床沿处,以支撑身体的力量,并将双腿自然分开;若是产妇保持趴位,则指导产妇在腹部垫小软枕,并将双手自然分开放置[1]。
(2)呼吸指导:正确的呼吸方式能够加快产程的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的效率,缩短分娩时间[2]。因此,在待产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练习腹式呼吸,以便在分娩时可以利用腹压来加快产程速度,降低疼痛程度。
(3)按摩干预:由于受到胎儿的压迫,患者在待产期间可能会出现腰部疼痛症状,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腰部按摩,以缓解产妇的肌肉紧张状况,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产妇的舒适度[3]。
(4)分娩球干预:指导产妇坐在分娩球上,能够起到支撑盆底肌的作用,缓解疼痛感,同时还能够起到胎位调整的作用,有利于产妇进行顺产。
(5)音乐干预:通过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能够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达到有效的心理放松,也能够缓解产妇的疼痛感。
1.3观察指标
        将三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疼痛程度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疼痛程度主要是分为Ⅰ、Ⅱ、Ⅲ级,Ⅰ级为轻度疼痛,痛感可以忍受;Ⅱ级为明显疼痛,但仍在耐受范围内;Ⅲ级为剧烈疼痛,痛感难以忍受。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涉及到的相关数据均使用Excel表格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表示为自然分娩率和疼痛程度,实验结果的检验使用X2值,当(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93.33%、90.66%、81.33%,观察A组的自然分娩率最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三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以观察A组的产妇疼痛程度最低,对照组产妇疼痛程度最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不仅会对产妇的机体造成影响,还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进而造成产妇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失调的现象,严重的会对胎儿健康造成影响,出现胎内缺血或缺氧[4]。而在产妇第一产程时采用非药物镇痛措施,能够有效的环节产妇分疼痛症状,提高其舒适度,实现自然分娩率的增加,因此,可以通过采用自由体位、呼吸指导、按摩干预、分娩球干预、音乐干预等非药物镇痛措施,来缓解产妇的疼痛感和紧张感,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
        根据本次实验可知,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非药物镇痛措施的效果是最佳的,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的疼痛症状,加快产程速度,促进自然分娩率的提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麻彬彬,屠乐微,王婷婷,王繁,李晓洁,赖晓慧. 自制艾盐包配合自由体位在第一产程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06):46-48+52.
[2]徐兰荣. 非药物镇痛在第一产程效果的量化评价[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03):217-219.
[3]Anne Nyambura.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在第一产程分娩止痛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4]冯莉. 导乐分娩镇痛仪在自然分娩第一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2):246-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