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关于隔离区内护士晕厥事件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3月隔离区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析晕厥事件发生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观察改进效果。结果:经分析发现,导致隔离区护士晕厥的原因较多,主要为外界环境、护士自身原因所致; 经改进后,因环境因素所致的护士晕厥发生率为2.50%、护士自身原因所致的护士晕厥发生率为5.00%,晕厥总发生率为7.50%,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离区内护士晕厥事件发生原因主要与隔离区环境及护士自身原因有关,提示各大医院应不断完善隔离区环境,关注护士自身身体状况,最大程度减少晕厥事件发生,提升护士舒适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隔离区;护士;晕厥事件;原因;改进措施
隔离区是指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为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的主要方式。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对人体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还具有高度传染性,对此类病人进行隔离,为阻断传染源关键[1~2]。随着临床研究发现,隔离区工作护士工作期间,频繁发生晕厥事件,给护士带去诸多不适感受的同时,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对隔离区护士晕厥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给予改进措施干预,保障护士正常工作,避免晕厥事件给护士带去的不适感受意义重大,遂开展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20年1月~3月隔离区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40例护士中,男1例,女39例,年龄23~36岁,平均(29.76±2.21)岁。
1.2 方法
(1)准确评估隔离区护士身体情况。采取我院身体问卷调查量表,对隔离区每位护士身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判断其晕厥事件发生情况,针对高风险晕厥护士,应加强对其干预,最大程度避免晕厥事件发生。(2)明确组长职责。护士组长在进行工作安排时,应尽量做到合理性,依据每天对护士身体评估结果,结合护士身体状况与工作量,合理安排进入隔离区工作的人数与时间顺序,避免出现因过于繁重的工作,长时间的站立出现体立型低血压,发生晕厥。(3)最大限度发挥组长作用。组长应加强组内护士的情况观察,叮嘱组员身体出现不适应第一时间告知,切忌靠着信念硬撑,并每日安排一位护士于监控器前对隔离区病房内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发现隔离区护士出现晕厥倾向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救治。(4)饮食干预。组长与外联沟通饮食问题,保障每日饮食能满足护士需求。饮食应新鲜、多样化、饮食均衡,并加强与工会沟通,添置功能性饮料,在护士进入隔离区前叮嘱其饮用,保障体力与液体的需求,减少晕厥情况发生。(5)生活干预。组长提醒与督促护士晚上10:00前需完成各种准备工作,11点前必须休息,保障护士睡眠,避免因睡眠质量问题所致的晕厥事件发生。此外,休息期间,鼓励护士加强室内锻炼,如进行“五禽戏”等锻炼等,帮助其减轻身体疲乏,放松身心,针对月经期间的护士,组长应尽量减少其不必要工作,嘱咐其休息,避免发生晕厥事件,同时加强护士基础疾病治疗观察,如针对有低血糖、高血压护士,组长应重点嘱咐其不可过于疲劳,按时按量进食,减少因基础疾病导致晕厥事件发生。(6)加强与医生沟通。为减轻护士工作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组长应加强与医生沟通,每天仔细评估护理工作的必要性外,跟医生沟通增加或减少,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减轻护士工作量。(7)完善休息环境。于三个区各留一个房间,开启中央空调,鼓励护士工作之余去休养片刻,且各房间内配备心电监护、吸氧装置一套,以便护士发生特殊情况后能积极予以抢救。(8)改善病房走廊通风与温度情况。将走廊中央空调开启,并将走廊两边门打开,保障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最大程度达到降低防护服内温度,提升护士舒适度,减少晕厥事件发生。(9)改善工作环境。组长加强与外联沟通,每天进行2次垃圾收放,一般为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减少垃圾存放量,并将所用垃圾存放处改放在连廊处,避免处于上风口,其气味带给护士不适,诱发晕厥。(10)制定隔离区晕厥应急方案。组长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学习,要求人人掌握,了解晕厥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如何预防等,有效减少晕厥事件发生。
1.3 疗效判定/观察指标
(1)分析隔离区内护士晕厥事件的原因。
(2)观察措施改进前后护士晕厥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对比,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隔离区内护士晕厥事件的原因分析
经分析发现,导致隔离区护士晕厥的原因较多,主要分为外界环境、护士自身原因所致,详细见表1。
.png)
2.2 改进前后护士晕厥发生情况比较
经改进后,因环境因素所致的护士晕厥发生率为2.50%、护士自身原因所致的护士晕厥发生率为5.00%,晕厥总发生率为7.50%,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png)
3 讨论
纵观此次新冠肺炎救治情况发现,我国医护人员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作用,医护人员竭尽全力抢救病患,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经医护人员不懈努力下,我国新冠肺炎形势得到有效控制,多数患者已健康出院。随着深入研究发现,对隔离区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时,护士很易发生晕厥事件,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因此,对隔离区护士进行晕厥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治疗关键[3]。
本次研究,对我院隔离区护士晕厥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改进措施。观察分析结果发现,导致护士晕厥原因主要为外界环境因素,如工作环境,防护服紧密等以及护士自身因素,如处于月经期、合并基础疾病、长时间站立引起体力型低血压等。遂针对性采取改进措施干预。我院主要从评估隔离区护士身体状况、明确组长职责、发挥组长作用、饮食、生活、加强与医生沟通、完善休息环境、改善环境、制定应急方案等方面入手,有利于及时了解隔离区护士的身体状况,合理配置工作,避免工作负担过重诱发晕厥事件发生。通过饮食、环境改善等方面干预,能满足护士身体营养需求的同时,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提升护士舒适度,减少晕厥事件发生。最后通过制定应急方案,有利于及时应对紧急情况,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提升护士生存质量。
综上,隔离区内护士晕厥事件发生原因主要与隔离区环境及护士自身原因有关,提示各大医院应不断完善隔离区环境,关注护士自身身体状况,最大程度减少晕厥事件发生,提升护士舒适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毛丹蜜, 周南, 郑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的法医病理学检验建议指南(试行稿)[J]. 法医学杂志, 2020, 36(01):E027-E027.
[2]修文琼, 郑奎城, 吴冰珊,等. 福州地区重症呼吸道感染患儿中4种人冠状病毒的检测与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7, 31(5):429-433.
[3]孙全富. 守土尽责,致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放射工作者[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 40(02):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