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提供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病患者86名,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3人,一组记为对照组,一组记为康复组,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治疗情况及生存质量等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康复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为:不满意9人,满意16人,非常满意18人,对护理对满意率为79.07%(34/43);康复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不满意人数4人,满意人数22人,非常满意人数17人,对护理满意率为90.71%(39/43),康复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提供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引言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发病急、起病快,病程期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对患者的预后存在严重不良影响。据有关研究提示,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肢体功能有效改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因此,本文研究特选取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病患者86名,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3人,一组记为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1人,女性患者22人,年龄分布在45~72岁,另一组记为康复组,包括男性患者23人,女性患者20人,年龄分布在48~70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指标:①患者经诊断后,确诊为脑卒中患者;②患者具有自主意识且无精神障碍;③患者自愿参加本次实验,且对所有事项知情。排除指标:①患者经诊断后,患病不是脑卒中患者;②存在精神、语言障碍;③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④存在既往病史的患者;⑤其他肾脏器官功能受损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如介绍医院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心博、血压、呼吸)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实施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及时主动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了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并予以疏导,同时可通过以往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感受到人文关怀;主动告知此类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耐心解答,获得其认可、配合和理解。2)肢体运动护理:患者肢体取合适体位并由护理人员给予被动活动康复护理,每天按摩患肢3次,每次30min,此过程应该以患者肢体关节活动方向和范围为被动活动的依据,患者病发4d后应适当进行肢体锻炼,同时可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针对并发高血压的患者,在予以降压治疗的同时,叮嘱患者多食用低脂肪和含盐量低的食物。3)并发症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呼吸道堵塞现象,应及时进行吸痰处理,防止患者窒息;观察患者导尿管通畅、尿量以及尿液颜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上报主治医师进行相应处理;为了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应叮嘱患者适当运动,提高下肢,同时多翻身,减少压疮的发生概率。4)身体功能训练。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存在各种身体功能障碍,比如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还有的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等,为防止这些症状愈加严重,需要对患者进行基本的功能康复训练,比如多与患者说话交流,为患者进行适量及专业的站位训练、坐位训练以及行走训练等,以帮助患者的身体功能障碍得到控制。5)吞咽功能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根据准确的吞咽功能技巧,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受损程度进行精确评估。根据患者吞咽障碍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对于吞咽障碍及呛咳病人,采用专用吞咽功能训练仪进行训练,也可采用清水浸湿的棉签对患者舌根进行刺激,以此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另外,指导并鼓励患者每日进食前,进行20min的颊肌、舌肌和咀嚼肌锻炼。进食前采用舒适的体位,安静的进食,使用小且浅的勺子将食用放入口腔敏感部位,细嚼慢咽,少量多次吞咽。
2结果
2.1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情况对两组治疗后康复情况进行整理。
2.2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价。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脑血管病。该病具有发病快、致残率高及致死率高等特点。脑卒中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严重影响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脑卒中患机体功能障碍暂无有效的治愈手段,通常采用积极的康复护理来帮助患者改善其机体功能障碍。康复护理是在常规优质护理基础上,通过运动医学措施,指导患者进行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肢体功能恢复训练。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可缓解患者残疾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能力,最终达到患者能生活自理并能参加社会活动的目的。随着工作压力增大,快节奏生活,导致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康复护理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病情为依据,通过多种护理手段制定科学的医治方案,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我院神经内科给予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通过心理护理措施的开展,缓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康复教育的实施,可使患者与家属对疾病与康复护理的认知水平显著提升,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与依从性。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的实施,可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提高。本组研究结果,经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后,观察组的Barehel指数与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提升,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结果提示,脑卒中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可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升。综上所述,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效改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因此,康复护理值得在临床脑卒中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综上,对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黎红,李慧,曾诚.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3):240-241.
[2]王晓丽,王娇.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50-151.
[3]黄建群.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150.
[4]陈冬梅,肖嵘,陈传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2):5275-5276.
[5]董艳.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5(2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