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7期   作者:刘明
[导读] 在我国,农业产品经济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类型
        摘要:在我国,农业产品经济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类型,同时农业产品也开始逐渐进入到我国市场中,同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同时,农产品质量问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便需要大力研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这样才能全面保障农业食品安全,全面控制农业食品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放心的食物,防止带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基于此,以下对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应用分析
引言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从远古时期的狩猎时代到后来的农耕时代,发展到现代农业的种植和生产一直在不断的延续和发展。以当今时代的发展特点和科学技术影响,如今农业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社会稳定和谐有着极高的积极作用。现如今农产品市场由于科学化种植和化学药物的使用而导致农产品的质量逐渐下降,人们也由此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保健型和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1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性的提高,农产品质量监测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食品安全由9个部门监管到仅由食药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分段监管,使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及相关的检测技术不断提升。“十一”到“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农产品监测体系在不断完善。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工作,农产品监测技术技术水平的提升会使相应的监测体系覆盖程度和影响力增强。20世纪许多技术中心都在应用农残速测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丰富了农产品监测技术的种类,为实现农产品监测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色谱、质谱技术的应用又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残留检测能力达到了ug、ng、pg水平,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支撑。
2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问题
        2.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工作制度是保证工作能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保障,但在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管理工作中还会出现相关部门职权划分管理不对等的问题,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等环节中出现管理混乱、各部门职权管理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管理工作混乱,使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许多漏洞,没有真正的检测出农产品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另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得各部门在行使权力的同时职责不明确、遇到问题互相推诿、处理问题时不能高效的配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2.2检测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因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上的滞后,导致我国基层农产品的安全检验能力无法与居民的生活需求相匹配。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残留等问题无法开展定性定量分析。这就导致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超标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成为当前农业发展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开展的不全面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主要是在生产农产品的地区开展,主要是在农村。部分农村地区可能会因为互联网不发达、道路设施不完善、领导班子不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等原因导致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不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而部分农村地区甚至都没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还没有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意识。这说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宣传做的不到位,没有对所有生产农产品的地区做到一视同仁,没有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全面开展下去。


3农产品残留农药的检测技术
        3.1生物测定技术
        生物测定技术是我们在检测残留农药的过程当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我们需要先选进生物品种确定检测的生物样品,根据生物之后的反应来确定农药的残留情况,比如说我们可以选用家蝇作为生物,用家蝇的反应来判断农产品当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从而确定农产品当中所残留的农药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还可以联系到病菌的生长抑制速度来确定在农产品当中相关杀菌剂的残留情况。通过这种生物测定技术来检测残留农药,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也不需要相关的仪器,但是对于农作物而言要求却相对较高,食物中毒的情况可以较为快速的检验出来,但是这种方法没有办法具体的检验出农产品当中的农药残留数值。
        3.2酶抑制检测技术
        与化学检测法相同,这一技术对有机磷物质的检测具有针对性,且检测精度与抗干扰能力更强,因此在以有机磷为主要农药类型的酶抑制检测技术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当酶与有机磷物质接触时,其活性会迅速下降,进而帮助相关人员对被测样本是否含有农药残留做出判断。
        3.3理化检测技术
        理化检测技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说液相、气相色谱法等不同的技术,气相色谱法是用气体作为流动的色谱,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可以挥发的农产品,而液相色谱法用液体来进行检测,比较适用于分解的农产品。这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可以具体的得出农产品当中农药的残留量,是现阶段我们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但是这种检测方法检测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需要有专业的人员采用仪器来进行操作,投入的成本比较高。色至联法是用色相液相以及质谱联记起来,更加准确的测出所测农产品的具体结构,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优点是这种方法检验的结果比较准确,但是是检验成本高,检验时间长,检验难度大。
        3.4色质联用法
        在农业产品农药检测工作中,色质联用法同样是其中一项比较常见的方法,同时也是经典检验法中的重要检测方式。色质联用法主要就是指通过气相以及液相两种方式进行联合的农药残留检验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该种检测方式不但可以进行定性检测,还可以开展定量检测,通过这种方式对于农药降解物、农药代谢物等检测进行检测,同时这种检测方式也是在以上检测项目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检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色质联用法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也就是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相应的仪器的价值也比较高,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其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也具有保证,在实践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3.5提升检验技术
        在设备升级的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人员展开设备的应用培训,可通过定期的培训、检验技术指导等方式,确保新设备应用条件下的检验“生产力”。同时,农产品的安全检验机构也应多方谋划与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的合作,在提升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保障后续检测人员梯队的良性补给。
结束语
        虽然近几年来我们在农产品安全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农户以及企业联手解决,更多的推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监管的体系,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守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农家参谋,2019(23):17.
[2]徐吉东.也议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推广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69-170.
[3]税荣萍.刍议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149.
[4]李君,贺志红,张代红,万春艳,吕小专,陈建军.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37(24):163.
[5]卢白娥,王艳.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35(16):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