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改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7期   作者:李强
[导读] 煤矿通风是保证煤矿安全的关键,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井下瓦斯浓度
        摘要:煤矿通风是保证煤矿安全的关键,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井下瓦斯浓度,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井下环境的较好调解,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但是从当前煤矿通风情况来看,其在很多方面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实际通风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先排除掉煤矿内部稀释的粉尘和瓦斯气体,之后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的过程变得更加安全。因此,广大煤矿企业需要先分析实际的情况,之后再具体分析制约通风安全的主要因素,最后才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证通风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最后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通风事故。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煤矿已经进入到深部开采阶段,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不仅带来了开采难度的增加,更为关键的是通风线路的增加,通风阻力的提升,不但导致通风成本增加明显,同时也导致通风事故多发。只有全面地进行通风,才能够让煤矿生产更好地进行。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处理相关的事故,就会直接引发严重的后果,并在之后诱发各类重大的煤矿事故。因此,只有让煤矿全面地进行安全通风,才能够让煤矿生产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本文从影响煤矿通风安全性的相关因素分析入手,针对性提出了提升煤矿通风安全水平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隐患;改善策略;探析
        1.煤矿通风系统的重要性
连续地向煤矿井下输入新鲜的空气,并有效地稀释和排出有毒的气体和粉尘,最终才能够更好地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煤矿人员作业的过程也就会变得更加安全。另外,如果全面地分析矿井内部出现的煤尘爆炸事故和瓦斯爆炸事故,就会总结出如下的规律:由于煤矿通风系统不合理和不完整,自然会诱发更多的事故。这样一系列的信息都一再说明煤矿通风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图1为煤矿通风系统中的结构。


图1 煤矿通风系统的结构
        2.前煤矿通风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2.1煤矿通风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相对不高
虽然我国煤矿通风技术水平相对于先前提升明显,但是随着煤矿开采强度与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表现出一定的“抓襟见肘”,特别是煤矿瓦斯浓度较大的矿井,各种类型的通风技术装备更新速度较快,需要技术人员娴熟掌握这些技术装备,但是从实际掌握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工作时间、个人精力及煤矿企业重视程度的影响,通风技术人员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影响到煤矿整体通风技术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受到煤矿整体经营形式相对于先前下降较为明显的影响,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煤矿人才流失的问题,特别是大学通风专业的学生,薪酬待遇较高是其到煤矿工作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煤炭行业的下行,煤矿整体的待遇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部分很多人才流失,导致煤矿出现了通风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2.2煤矿通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煤矿通风管理系统是一个较为系统、连贯的系统,所有环节的连接较为紧密,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进行统筹分析。特别是当前煤矿通风系统,随着煤矿开采范围等方面的不断变化,在很多方面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通风系统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更新,这就需要对通风管理体系与制度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但是从具体通风管理系统更新情况来看,并没有及时根据煤矿实际变化进行调整,具体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表现出明显的“经验主义”,影响到煤矿通风工作的实际开展的效果。此外,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开采殆尽,进入到深部开采之后,整体的地质环境更为复杂,地温增加、瓦斯附存量提升等方面的问题更为尖锐,这需要煤矿对自身通风系统及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煤矿企业在这个方面的敏感性相对较差,影响到通风工作开展实效。
2.3通风设备存在的问题
随着煤矿对通风系统要求不断增加,对于通风设备等方面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当前很多煤矿通风设备运行实际来看,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外部管道漏风率高、有效风量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从当前通风设备的实际运行和维护情况来看,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不仅缩短了通风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大大降低了通风设备的使用效率,主要表现为通风系统稳定性较差,稳定的风流与通风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由于煤矿整体的煤尘相对较大,通风系统中全面系统的防尘机械设备也不够,导致多数矿井下出现粉尘较多、四处漂移的问题。再加上井下的环境相对潮湿,通风系统中各种机电设备在长期潮湿的环境下工作,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影响到各种数据测量的精准性,出现的传输误差问题也相对较多。
2.4煤矿在通风安全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
从当前煤矿通风系统实际投入需求和实际投入数量之间的差距来看,表现出明显的不成比例的问题,这除了与煤矿整体的经营利润下降明显,导致煤矿在各个方面的投入均出现降低,同时也与煤矿管理者对通风系统安全性重视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煤矿当前通风系统的实际运营也只是从整体的高度进行了了解,并没有掌握企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导致已经出现老化的通风机械设备并不能及时得到更新维护,在通风系统安全培训方面的投入也必然不足。
        3.防范煤矿通风事故的有效措施
3.1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系统管理人员的能力
只有全面地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才能够提升煤矿内部的通风能力。这也是煤矿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平时应该加强对系统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并让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自身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性。必要时更需要划分工作岗位,并通过将权、责和利等多方面来优化配置更好地实现管理,最终才能够调动管理人员和矿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保证队伍的稳定性,最终才会减少不良管理的行为。
3.2通过完善煤矿设备来让通风系统正常运转
煤矿企业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设置全方位的生产监控系统,并让专门的瓦斯监测人员来检查井下作业环境。如果在第一时间出现任何的故障,相关人员则应该在第一时间上报处理。也只有全面地改善通风系统才能够让煤矿矿井系统的发展变得更加协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矿井生产的过程变得更加安全。必要时则需要全面地控制串联通风的位置,以便更好地保证通风的稳定性。如果存在局部有通风机的地方,专业人员需要直接安装专业的瓦斯传感器。最终才能够让瓦斯超过一定范围之后,能够第一时间断开局部通风机的用电设备,最终让生产的过程变得更加安全。
3.3在重视通风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创设激励机制
目前,正因为很多管理者并不重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所以使得多数通风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差。因此,作为煤炭企业的领导人,更应该从战略的角度认识到井下工作的重要性[4]。并对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提出多种要求。必要时更可以适当地优化员工配置的方式,补助从事脏、苦和累工作的人员,最终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目前,多数矿井内部的激励措施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2 煤矿管理机制

        4.小结
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工作会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直接影响,因此需要煤矿企业由上而下地开展通风安全工作,践行安全生产的价值观,并且有效落实各种管理制度,保障煤矿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5.参考文献
[1]田新.当代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思路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3832.
[2]袁翼统,钟卫,吕建峰,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2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