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7期   作者:何信文
[导读]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管理就是风险管理。

        摘  要: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管理就是风险管理。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只有将法律风险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注重顶层设计,才能提升竞争力,打造百年老店。
关键词:  法律风险;识别评估;管理对策

引 言
        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伴随着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就是风险管理,法律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的重视。通过学习思考,结合工作实践,形成几点认识和感悟。
        一、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作用
        1.减少企业损失
        法律风险融通于企业各种风险中,从形成原由和表现形式看,有直接法律风险,即法律因素导致的、或由于经营管理时缺乏法律支持而带来的企业各种风险,例如:企业决策判断时缺乏法务支持而导致的决策风险、企业管理体系中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管理人员法律意识等欠缺而导致的管理风险、立法调整而导致的非经营风险;还有间接法律风险,即非法律因素导致的企业风险发生后给企业带来的各种风险,例如:财务风险带来的法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后给出资人带来的企业清算责任、企业决策在实施中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的经营失败给企业带来的民事赔偿及法律纠纷。可以说,企业任何一种行为都潜藏着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只是企业在经济社会海洋中航行时触碰到的各种“暗礁”的一种,但企业的任何一种“暗礁”,最后都可能带来法律风险。
        2.提升企业价值
        法律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内控体系、合规体系和企业道德规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细密的企业管理体系,其提升的企业价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良好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表明企业良好的治理结构,可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支持企业长远发展。
        二是良好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可为企业赢得消费者、供应商、社区居民、政府等公众的信任,有利于企业发展。
        三是良好的法律风险管理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获得国内外市场的认同。
        四是良好的法律风险管理可增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如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对企业的信心,有利于企业融资。
        二、法律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按照引发法律风险的因素来源,可将法律风险分为环境风险和控制风险。
1.环境风险
    一是司法管辖。企业在不同司法管辖地域活动,面临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就国内来讲,虽然存在着法律形式上的统一,如统一的中央立法权、统一的法院检察院系统等,但由于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地方立法权以及各地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企业在不同地域开展经营活动时存在着不同的法律风险。
    就国际交往而言,各国的国情不同,法律制度及文化自然不同,企业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如果不对此加以重视,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陷入法律危机之中。随着企业对外投资的增加,法律风险的权重也会相应增加。
        二是企业形式。国家对不同的企业形式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从而使企业面临不同的法律风险,如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就存在很大区别,上市公司要面对证券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承担信息披露等义务,由此面临被证券监管部门处罚的风险及被众多的证券投资者起诉的风险。
        三是行业类别。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监管环境。医药、生物技术、金融、信息技术、能源特别是煤炭等行业面临政府的严格监管,这些行业的法律风险权重往往高于其他行业。
        四是购销活动。购销是企业日常主要的经营活动,企业往往要面对众多的供应商和消费者,并与他们建立各种法律关系,由此会带来法律风险。企业的购销活动越来越国际化,相应带来新型法律风险。从外国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等商品的企业,面临外国供应商破产、违约等风险;向外国销售商品的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产品责任纠纷及反倾销等风险。
        五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一些高度依赖知识产权的企业,如IT公司,其知识产权的获得或丧失可能决定其生死存亡。
        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系统性风险,比如国家立法行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企业内部决策、劳动人事政策等带来的风险等。
        2.控制风险
        一是法务专项投入。目前,企业越来越重视在法律事务上的投入,但与其面临的风险来讲是很不够的。众多私营中小企业尚未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很少有甚至没有内部法务部门,这些企业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这些风险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将严重威胁企业生存。
        二是法务机构设置。

企业法务机构的地位显示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重视程度,该机构的设置直接影响企业化解法律风险的效率。有些设有法务部门的企业,其法务部门附属于其他机构或处于边缘状态,法务人员被看成是处理企业诉讼事务的内部专职“律师”,较少参与企业的合规管理。
        三是法务人力资源。企业法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应当对这些人员制定业绩评价制度和培训计划,建立晋升通道。
        四是法务内控制度。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信条就是“契约至上”。企业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合同,法务内控制度往往就是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规管理、合同管理、信息共享等。
        五是与外聘律师协调。外聘律师作为法律专业人士,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坚持一年一聘、一案一选,加强与外聘律师的沟通,更有利于企业法律风险的化解。
        此外,还包括法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配合、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等等。
        3.风险评估
        通过以上对法律风险管理环境的分析,可以建立一个简略的法律风险评价体系,并在此评价体系基础上对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
        首先,按照风险评价体系对企业面临的法律环境进行分析,识别出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然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足以提供化解这些风险的应对之道。最后,就可估计该企业法律风险的大小。
        另外,还应认识到,企业总会面临一些风险,如立法、战争等,这些风险可称之为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往往与整个法律系统以及国家政治、经济等宏观方面相关,因此系统性风险往往随国家宏观发展趋势而变化,企业无法通过自身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来消除它。
        三、法律风险的管理对策
        1.完善法务工作体系
        企业法务部门的工作重点往往是为企业的交易和诉讼提供支持,无异于外聘律师事务所,缺少参与战略管理职能,这不利于企业发展。法务人员应参与总体战略决策,管理预防性法律工作,如公司治理、合规管理以及企业道德规范等。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律师作为企业常年法律顾问,指导企业法务工作体系的构建。
        2.加大法务专项投入
        当下,许多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往往忽视相应的法务投入,导致投资项目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甚至项目失败。企业应在作出投资决策时,相应加大法务投入,并做好预决算。应提升法务人员素质,对投资项目实行全程法律风险防控。
        3.实施法律风险战略
        企业在制定商业战略时,应同步制定法律风险战略,保障商业计划有力有效实施。
        4.重视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既要保障自身知识产权和相关商业秘密不被非法披露、使用、转让,还应预防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避免卷入知识产权纠纷或不正当竞争行为纠纷。随着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应重视商标的国际注册、专利的国际注册、软件的国外版权登记,避免侵犯外国企业知识产权,避免外国竞争对手利用知识产权手段对企业采取壁垒遏制战术。
        5.稳妥处置法律纠纷
        企业在经营中发生各种法律纠纷在所难免,但解决不及时或者方法有误将会给企业扩大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潜在的法律纠纷,应评估其显性化的可能以及将会对企业的影响,作好应对预案,提前化解风险。对于已经产生的法律纠纷,应当充分评估,决定非讼还是诉讼,是让步还是不让步。解决法律纠纷,必须得到专业人士的支持,制订详细方案和周密步骤,准备有关法律文书。
        6.加强立法调整研究
        立法调整可能会对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决定企业命运。倘若能对立法倾向作一定跟踪与研究,将会对企业投资、经营提供很好的参考作用。
        总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只有将法律风险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注重顶层设计,才能提升竞争力,打造百年老店。
       
        作者简介:何信文,男,湖北潜江人,1965年2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研究员,副总。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海洋学会会员、中国数学会会员。长期在中船集团第七一〇研究所从事海洋装备研究与开发,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法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曾借调原国防科工委工作,挂职原中船重工集团总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7项科研成果奖,获专利授权近10项,发表科技论文、管理论文100余篇。
        通信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胜利三路58号,邮编:443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