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市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7期   作者:叶俊业
[导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园林工程数量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园林工程数量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日渐严重,阻碍了当地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为充分发挥出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积极作用,需结合工程施工特征,不断完善施工管理方案,培养专业素质更高的施工人员,促进风景园林工程有序开展。
        关键词:新时期城市;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园林工程在开展细致化的养护管理工作时,有助于提升园林中植物的生命力,减少其在多种因素下的生存问题,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作用,有利于提升园林发展效能。此外,园林工程开展流程化的管理流程,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提升水土保持的能力,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性能。由此发现,园林工程具有全面落实的重要意义。
一、有关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概念性阐述
        所谓精细化管理,具体是指在园林工程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为进一步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所制定的管理计划,从字面上来看,精细化管理所制定的管理方案会针对项目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甚至精确到每一个施工步奏,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而对于园林工程施行精细化管理方案,需要结合该管理体系的特征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第一,精细化管理具有系统性。所谓系统性,即计划性,只有保证在事前作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和方案,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因此,在进行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方案确立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化考虑。第二,加强资源分配的精细化管理。事实上,园林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较多,因此,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需要加强资源的精细化管理。第三,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是第一核心生产力,加强人员综合素质精细化管理不仅能够将人员的专业优势发挥到大,还能够提高园林工程的科学性。
二、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问题
        (一)定点放线问题
        定点放线主要就是标注苗木种植位置,更加准确的展现出园林工程整体设计风格,发挥出植物配置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对定点放线工作的严格管控,导致树木种植位置出现误差,不仅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工程整体观赏性,更会使工程后期维护成本增加[2]。举例而言,因人行道两侧树木的定点放线位置出现误差,导致树坑开挖过程中受到地下管道的影响,工程不得不出现大规模变更,使施工成本一定程度增长。
        (二)施工质量
        (1)要全面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并对图纸内容当中的细节进行认真的研究。施工单位在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的时候要启用工作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专业人士,同时还要根据图纸的内容和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专业性的意见,从而便能够顺利地开展施工建设,并在城市建设中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2)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间会使用到大量的材料,因此材料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对于材料的监管,认真挑选所要使用到的材料,在材料还没有进入施工场地的时候先进行质检工作,比如进行钢筋做拉伸试验、给混凝土采取塌落度测试、检测铺装路面的质量等。
        (三)施工单位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基于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园林工程管理趋于成熟,但仍然存在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施工单位未与工程建设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之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没有全面了解工程设计目标,缺乏对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性认识,甚至存在部分施工团队将一些大额工程划分成单个小项目,没有及时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有效沟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难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园林工程建设本身工序的复杂性,要求参建项目单位必须具备良好监管资质,明确划分各参建单位的职能权限。

现阶段部分园林工程建设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工程建设质量,为提高利润,过于追求最终的景观效果,忽视土壤、肥料、树坑等相关规格要求,致使树木生长出现问题,同时加大了后期的维护管理成本。
        (四)树种采购环节的管理不完善
        为提高园林工程建设的艺术性和美观度,采购人员要充分考虑树种的质量和存活率,正确选择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当前部分城市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仅仅基本依靠外来树种,难以有效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盲目跟风采购,对供应商的资质没有进行审核和把控,难以全面掌握树种质量,加之管理制度缺失,在树种引进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在树种入场前,施工为加快工程进度,往往忽视树种质量控制,难以保证树种在本地区的适应能力,并且大量病树、弱树、不符合设计的树种存在于园林工程施工中,加之后期的养护管理职责不到位,养护方案落实不到位,造成经济损失,增加施工成本。
三、实现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开展有效性的园林修复工作
        各施工单位应通过沟通机制,有效开展园林已有植物的修复工作。比如单位1负责杂草清除、单位2负责腐烂树木的拔除、单位3负责改善土壤肥力。借助沟通机制,有效开展园林建设,促进园林生态环境处于有序的修复状态中,为其后期种植花草灌木提供生长条件。园林修复工作在开展期间,各单位监理应加强员工的协作管理,比如单位1负责杂草清除,将施工人员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整理与确定园林工程内部需要清扫的区域,二组负责将园林工程内部的清扫工作逐一完成,三组负责检查二组清扫工作,并且将清洁进度上报于施工监理,促进园林修复工作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便于监理实时掌握修复进度,实现园林精细化管理。
        (二)加大土壤及苗木管理力度
        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入调查,记录下土壤孔隙率、肥力等参数数据,依据植物生长习性,对土壤结构进行预先处理,为植物创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制定出严谨的监理机制,确保监理部门能够有效约束施工期间的各类行为,采用更加专业的手段,对土壤及苗木质量进行抽检从根本上保障土壤及苗木质量。派遣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参与到苗木采购环节中,检测苗木质量,在确保苗木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后才准许进入施工现场。
        (三)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在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间要重视安全管理,特别是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一定要创建出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工作者和管理者之间应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常以确保人员安全为基础性工作,然后和管理工作者进行协调,并采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来进行统一管理。而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者要根据具体的方案内容,来对工作人员和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进行专业性的管理,保证在施工期间不会出现施工事故,加强施工的安全性。参与施工的人员一定要具有工作许可证,并对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这样就可以在施工期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与其他建设类工程相比,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压力较小,但也需对施工质量的管控给予高度关注,通过细致分析工程施工期间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做好植物后期养护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植物存活率,使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期间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根本上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月华.刍议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措施[J].大众标准化,2019(16):185-186.
[2]郑雨.论园林工程中土方地形的施工技术管理[J].门窗,2019(21):95.
[3]饶婷婷.论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253.
[4]张卫玲.关于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在园林工程中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254.
[5]刘先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对后期养护的影响分析[J].现代园艺,2019(21):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