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7期   作者:叶青
[导读] 随着近年来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摘要:随着近年来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充足的电量维持正常生活,在大大小小的众多企业中,也需要供电充足才能进行工程作业。因此,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新一轮浪潮的袭来,本文从其发展现状入手,对其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应用展开研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分析
        引言:
当前社会,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新的成就,电力系统在当前社会的生产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电气自动化技术更是使得电力系统能够维持正常运转的核心。可以说,不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大小型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都需要电力系统的持续运营作为供电的动力。所以,全社会需求的带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性也愈加明显,逐渐成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价值
1 技术核心要概
电气自动化的一项核心方面就是其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不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已经离不开电力系统的维持。一方面,计算机技术是电气自动化中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与电力运营的自动化和现代化相挂钩;另一方面,电力系统在供电和电力能量的稳定运输中也离不开PLC技术的支持,PLC技术对于当前我国进行跨时空电力调度指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之,我国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营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都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这一大方面进行应用。
2 技术应用优势
就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技术核心要概而言,PLC技术主要在数据处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涵盖了收集、分析、整理、交换、传输等一系列数据工作,因而能够对整个电网的整体性做到高效的控制和调度,以维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另外,PLC技术对于电力系统内部的关联性也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其往往在维护系统正常运行时还能够大大缩减继电器的节点变化周期,以此来保障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转。
        2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当前,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专业电力工作人员在企业的生产生活中常常运用到这项技术进行测试,以探讨未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在日后工作中能够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通过这一技术能够在工作前期有效排除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故障问题,从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转以及维持机械使用的安全系数,减少工人施工事故,因而,这项技术往往具有较强的技术检测性和较高的安全使用系数。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
1 供电系统运营检测
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电力设备进行一定的故障检测,因此,其对供电系统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监测作用。首先,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够及时检测出相关电力器械中出现的故障,从而能够为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抢修提供一定的借鉴。其次,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较强的智能性,其对电力数据的收集、管理就好比是一个较大的运转器,因而其对数据的处理具有较强的高效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其对数据的监测越来越受到当前众多电力企业的重视。
2 人工智能化技术的识别
就目前而言,计算机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组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往往需要对相关使用程序进行编程,从而在人类和电力系统工作中建立一定的联系[1]。例如,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于相关信息点具有较强的信息记忆能力和收纳能力,因此能够对简单的人脸和语言进行识别,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图像和文字也能够进行信息处理,帮助电力工作人员高效完成工作,从而确保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更加精准、简便。
3 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因此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还需要做好整个电力的调度工作。当前,我国各地区由于自然、经济等水平因素的限制,各地区的电力分配不均,对于资源系统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能够跨时空跨区域对电力资源进行一定的调度,其自动化的特性能够恰好解决时空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首先,其能够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对电网数据使用进行一定的收集和整理,并对工作中运行的情况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对电网负荷状态进行一定的检测。另外,自动化技术还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各地区往往需要对电力系统的服务情况、变电输送的状况、相关数据的监测具有一定的掌握性,因此各地区往往会在店里的使用中采取一定的电网调度控制设备,从而保障电网能够正常调度。
4 仿真技术的使用
伴随着当今社会科技化浪潮的发展,我国电气化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据最新的调查成果显示,目前我国已经能够通过电器自动化技术完成各项信息的仿真模拟工作,从而提前模拟工作状态的基本数据,提升工作效率和数据输送的准确性。仿真模拟技术能够对工作状态进行一定的环境模拟[2],除了对相关数据进行一定的消耗模拟外,其还能够实现数据与电网的同步控制,从而对于电力系统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时测试。
        4 结束语
总之,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已经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论是其自动化、智能化、仿真化、数据化,都在电力系统的工作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仅能够推动电力工作的高效运转,也适应了科技化的发展浪潮,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彭志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8,000(016):178.
[2]刘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00(011):P.143-143.
作者简介:叶青,(1984.10-)大学本科,男,布依族,贵州关岭,云南能投威信能源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火电厂运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