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部分是技术方面的,部分是管理层面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现阶段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此外,配电网问题的解决从本质上是对当前配电网的一种优化升级。就现阶段配电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详实的论述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运维生产管理;技术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对于我国社会各个行业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电力配电运维检修工作是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电力运维检修工作具有内容繁杂、任务重、安全风险大等特点,需要针对现有危险点制定好具体预控措施。
2 提高配电网运维技术的重要性
2.1 配电网质量保证和安全保障的题中之义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电力企业提高配电网运维技术水平,可以有效的保障配电网的供电质量,促进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而我国目前电网系统正在不断完善,其线路结构也变得十分复杂,相关的项目规模都在不停扩大。配电网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智能化和多元化,因此电力企业在维护配电网的工作当中,应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配电网络运维技术水平,保障配电网的运行质量。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应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监督配电网的运行过程,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电力企业应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进一步的提升配电网的运维技术水平,充分保障配电网质量。
2.2 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供电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而提高配电网运维技术是保障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举措。然而传统的配电网运维技术无法有效的获取配电网的运行状态等信息,从而使配电网的工配电质量也受到了影响,无法有效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网运维技术也应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准确的获取配电网的运行信息,从而提高配电网设备的安全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想要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电力企业应该提高配电网运维技术水平。
3 配电网运维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3.1 配电网结构不合理
配电网整体规划的不合理对配电网日常维护带来的负面效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增大了整个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配电网整体的使用效率较低;二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建设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从整体上看城市在扩建的过程中未对电力系统提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导致配电网设置不合理对配电网的正常维护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3.2 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是指未能及时依据相关的指标对配电网中涉及到的PNS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地记录,配电网在缺陷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现阶段我国在生产制造各种配电网使用的设备时,已经具备非常完善的质量体系,但是某些设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问题仍然无法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而保证其质量不存在缺陷。例如配电网中使用的电线杆、瓷瓶等存在少许的裂纹。这些缺陷对配电网的日常维护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3.3 配电设备老化
配电设备老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电线电缆严重老化;二是过去在建设时采用的电力设备容量较低,无法满足城市用电量增长的现实需求;三是配电网中自动化设备运用较少,对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因此现阶段电力设备的老化已经对配电网的正常维护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4 配电网运维技术改造的对策
4.1 实现配电联络和配电自动化
通过相关调查,我们可以发现部分电力企业的变电站在分布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在县级地方的变电站分布工作上,部分站点的安排相对较少,而且在线路通道等设计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尤其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变电站无法对所有的区域进行覆盖,导致线路的半径增长,从而延长了线路的检修和维护时间,对线路的运维工作造成了影响。因此在线路设计时应遵循先主干、后分支的原则,并针对具备条件的线路采取有效的配电联络。而且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应尽量实现配电的自动化管理,进而促进配电网的自动化发展。
4.2 强化检修点维修
在电力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安全隐患,其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多种综合性因素所引起的。针对此种状况,工作人员需要在对其进行基础性维修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可靠的维修方案,从而增强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电力工作人员在现场检查期间,应当从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或者危险点做以详细的研究,并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维修。维护工作在开始全面的实施之前,需要强化技术性交底以及安全交底工作,在经过专业人员的一致审核之后,再开展专业性的施工。后期的维护过程中,企业需召开专业的学术研究探讨,并根据检修点做以详细的规划和测试,保证维护工作的总体质量。
4.3 倒闸操作方面
在倒闸操作中,主要危险点为:①监护机制不合理;②核对模拟预演缺乏;③巡视不全面。为让此类危险点得到全面预控,首先,需要严格遵循调控人员、运行维护工作人员指令进行具体倒闸操作,在确认没有失误后,可以对指令予以严格执行;其次,需要保证操作票具有整洁性、清晰性;然后,需要操作工作人员严格依照监护人同意实施具体操作行为;最后,需要保证高压巡视全面性,与此同时,如果为雷雨天气,需要工作人员穿着绝缘鞋进行巡视,并远离避雷针、避雷器。
4.4 企业运行业务
配电网维护和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及时了解配电网中新安装的各类设备的技术特点,努力学习大数据挖掘技术,从而保证自身的知识技能满足对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的需要。还能够依据对整个配电网络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出数据背后隐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提升对配电网中潜在风险的认识能力。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制度,鼓励内部的员工积极学习全新的技术,采用全新的技术手段解决现阶段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类型的问题,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意识,解决现阶段配电网运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5 结束语
电力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终端环节,其对于保证用户安全稳定可靠地用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多方面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及时有效地维护,保证配电网能够切实地发挥自身的功能,提升终端用户的用电体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卓永昌.配电电气系统中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2):183.
[2] 刘鹏飞,韩剑.探究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8(16):160.
[3] 苏毅伟.配电运维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8):242-243.
[4] 黄伟勋.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系统安全运行[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2):245.
[5] 孔清华.威海公司配电运维三班:构建班组安全生产“生态圈”[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