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电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现在电力工程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安全管理问题就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现在电力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也在逐渐增强,在管理过程中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当前电力工程管理的安全性问题,并对这类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性措施。希望能够对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有效措施;重要性;分析探讨
引言
电力行业在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贯穿着电力发展的始终,若工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将会对电力行业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科学高效的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性,避免危险问题的发生,因此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必须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为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1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特性
在现代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这是项目非常庞大,并且主要以繁琐的细节和周期较长,规模较大为主要特点。同时现代电力工程的建设是基础的建设性项目,规模较大且周期较长,电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电力工程活动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安全的电力工作监管。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专业性非常强,因此建设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知识内容也非常繁多,其中包含电气安装管理工程以及水工在内的许多专业,这些专业之间联系不是非常紧密,但建设过程中也依旧需要高效的协调配合,才能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科学的贯穿于电力工程的建设始终。想要充分维护电力工程建设,就应该明确电力工程管控过程中的难点,保证在集中作业的基础上减少利用大型机械设备或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因为危险源的增多而使电力工程工作的危险性增大。
2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的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工程来说就是保障工程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改善单位的建设状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基础建设电力工程可以起到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在进一步增强安全管理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使得电力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在确保电力工程满足建设标准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对提升电力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具有非常良好的实际意义。
3电力安全管理现状
3.1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首先,有的电力企业领导层及管理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重视不够,有些电力企业虽然设置了安全管理部门,但该部门的人员大部分身兼数职,无法专门从事安全管理,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并且这些企业领导缺乏对工作人员电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并未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导致整个企业从上到下安全管理工作并不严格。其次,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一些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缺乏,安全培训交底不到位,片面追求任务完成进度,而忽视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最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是当前电力生产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人员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缺乏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一些人员在知道存在安全问题的情况之下,仍然违反规定展开工作,例如在没有挂地线、验电的情况之下进行作业。根据相关数据调查,60%的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都是违章操作,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危害了员工自身生命安全。
3.2管理制度不到位
制度约束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电力工程系统覆盖面积广泛、生产环节众多,从设备采购、制造、验收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制度的监督与管理,但目前一些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机制,即便有的电力企业建立了规章制度,其作用只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难以发挥其实质管理监察效果。
管理制度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缺乏安全责任落实制度,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任务并不明确,出现问题之后经常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内部人员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②巡视检查制度不到位,电力系统涉及省市乡镇的各个角落,需要定期开展巡视检查与设备检查,掌握系统的运行效率及状态,排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但由于检查制度不到位,很多偏远地区长时间得不到安全管理,在出现问题之后才亡羊补牢。在工作过程中不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严格执行,存在无票作业、违规作业等问题。
4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4.1树立全员安全意识
电力工程在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树立起以安全为主的工作意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情况,建立起合理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完善的制度来调动所有人的安全管理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维护意识。在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足够重视安全问题的同时,建设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利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尽量保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重视程度,从而保证电力工程在后续建设过程中的高效进行。
4.2完善监理措施
任何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都离不开高质量的监督管理,尤其是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就更离不开安全管理的重要监督模式。有关部门应该科学地落实监督管理工作,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需要主动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充分掌握,在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安全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安全的监督和检查,保证在定期或不定期的情况下进行监察,从而促进建设过程中安全隐患的排除。与此同时,在安全管理部门中若存在管理薄弱的环节,有关部门也应该针对性进行加强,保证在不定期检查的环节中,能够将安全管理的机制进一步强化推行严格的考核机制。利用严格的考核机制来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有动力有责任心的完成安全管理的实际监督任务应该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身上,只有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才能够保证从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握电力工程的安全质量提升。
4.3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就要立足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原有队伍的安全知识建设,打造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也要加强岗位培训的力度,通过“持证上岗制度、一对一考核、模拟训练”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保障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并且促使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树立正确的施工观念。特别是施工企业要提高考核标准,促使施工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由此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带电作业等不良行为,为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是建立在电力生产安全的基础之上,若电力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企业自身形象,而且还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相关单位要关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提高其应对事故的风险意识及处理能力、定期更换相应的技术设备等方式,以此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电力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皓.探析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与解决对策[J].电力设备管理,2019(12):64-65.
[2]叶帆,王娜.浅谈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现状及管理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42.
[3]张晓野.浅析电力安全管理现状及提升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9(2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