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就是企业工作的一部分,项目建设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电力工程建设实力。基于此,本文以项目精细化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确立精细化管理体系、以质量为核心协调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流程、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等方式实现对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
引言:一直以来,电力事业的发展推动着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数量的提升,项目管理也成为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工程施工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创建支持精细化管理的系统平台,不断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为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兼具规模大、内容多、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这对项目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保障管理效果,有必要落实完善且明确的管理制度。但事实上,企业过于关注项目施工进度以及工程给自身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管理制度的覆盖情况,部分内容比较模糊,责任制度没有高效落实。
1.2信息化管理手段不到位
虽然企业尝试着落实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却没有将其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现阶段的各种经济主体中,各行业对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不仅是因为信息化管理手段更加科学,还在于该方式的应用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但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电力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全方位提升项目建设效率,为精细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1.3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作用难以发挥
项目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不足。比如在成本管理中,企业缺乏成本管理意识,没有落实预算管理和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导致最终项目竣工后出现成本超预算的情况,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企业没有深入分析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施工时存在安排不合理或外界环境干扰等情况,因缺乏科学全面的施工进度管理机制,导致后期工程出现延误施工的问题。
2.实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建立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
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以系统化的体系为支撑,特别是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程度的提升。对项目展开管理工作时,应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将管理理念和项目管理需求充分结合,使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落实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切实保障管理效果。对此,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调整当前管理结构,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在项目中确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管理需求、管理内容以及人员岗位职责等工作,管理人员应当深入分析管理结构的不足,细化管理责任,依靠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高效联通,在保证部门独立性的同时,强化部门统一性。(2)优化精细化管理制度,精确的把握管理内涵。将精细化理念融入项目管理的各个角落,借鉴同行业的成功经验,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逐渐提升精细化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为接下来的项目建设工作奠定基础[1]。
2.2以项目施工质量为核心协调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于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精细化管理工作应当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兼顾施工安全、项目成本以及施工进度的管理,协调各环节的管理工作,推动项目管理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前,应做好精细化规划,为接下来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保障。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对资金需求量较大,机械设备与施工材料数量多,种类复杂,项目施工周期漫长,对施工单位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有必要制定项目精细化管理方案,编制责任报告书,将安全责任章程进一步规范,确立项目施工规程,明确各岗位人员的管理职责。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监督,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展开监督,保证精细化管理规划与施工方案高效落实。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施工人员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安全意识,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明确的认知,可以积极配合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有着深刻的把握,依靠自身的业务与管理能力,针对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落实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从专业知识入手,到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集中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提升岗位责任意识,为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帮助。
2.2完善精细化管理流程,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关键在于对工程建设的细化和完善。可从三个环节中完善流程:(1)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严格制定施工计划,科学编制施工方案,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落实管理制度与精细化管理细则,从初步设计和施工材料的采购开始,合理进行人员的分工,编写生产项目计划任务书时,要求生产部门与质量部门对计划书的可行性展开分析,将可行性报告交由上级机构深刻,实现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前期施工阶段的渗透。(2)中期施工阶段,将工程质量作为监督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保障基础电力工作的安全可靠。做好项目施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电力项目施工规模大且周期长,建设中投资巨大,加强对项目的成本管理至关重要。以往的成本管理主要以事后控制为主,而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需要将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在施工前对各项预算精确预估,由专业的造价人员和工程预算人员负责该项工作,以此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3)后期竣工阶段,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测,立足于生态保护角度,解决因施工而出现的环境破坏问题,将其融入项目后期精细化管理范畴。在工程验收环节,应针对施工质量问题,对工程实际支出费用和前期预算费用进行对比,明确二者间的差异情况,强化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已经无法离开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将信息采集和分析技术纳入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施严谨的信息分析技术与应用制度,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推动电力行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进步,发挥信息技术对工程建设的积极引导。加强工程数据库的建立,构建基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系统平台,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创建电力企业综合管理平台,平台紧扣电力工程行业特点需求,面对“标准化协同、精细化管控”的需求,以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为设计理念,推动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高效落实。为了满足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需求,项目管理系统可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分析、全周期管理[2]。
总结: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保障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关键,也是推动建设进度的有效措施,对我国电力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要根据自身项目管理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明确影响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有关因素,通过建立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完善精细化管理流程、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以项目施工质量为核心协调管理工作,提升电力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宗安.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04):134-135.
[2]吕作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精细化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3.
作者简介:姓名:黄海岩(1972年08月10日);性别:男,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