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量逐渐提高,为电力企业运行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通过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体系不完善,两个方面对电力调控运行风险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完善电力调控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电力调控检修工作、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对电力调控运行风险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风险;控制措施
电力能源是现代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源,电力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受到一系列故障问题的影响,造成电力供应问题的产生,一些设备或线路故障的产生还可能会给人们生产生活的日常用电造成安全威胁,都需要通过有效的调控措施来排除所存在的故障隐患,该文将针对电力调控运行风险问题及改进措施展开研究和探讨。
1 加强电力调控运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调控运行一般指的就是通过调控和管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提升企业效益和管理工作的水平。电力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系列设备及线路的故障和损坏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必将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影响程度较轻的故障缺陷,将可能造成供电线路运行损耗增加,产生额外的运行成本,影响程度较严重的故障问题,将可能导致供电系统运行失稳、甚至导致系统部分线路供电中断,与此同时,还将给人们生产生活用电带来安全隐患,如不能采取措施及时排除故障缺陷问题,必然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加强电力调控运行工作的开展,强化对电力调控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风险问题的控制,正是排除电力系统故障缺陷,降低供电事故发生几率的有效措施,其对于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而言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2 电力调控运行风险问题的主要体现
2.1 电力调度管理制度不完善带来安全风险
电力调度是动态调控电能源供应、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关键性工作,当前一些供电管理部门在电力调度管理制度的建设上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对于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存在一定的漏洞,不能有效指导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开展,对于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也缺乏深入的考量,风险隐患排查机制不健全,风险排查不彻底,在电力调度工作开展过程中便可能因忽视安全风险问题造成安全隐患乃至安全事故的产生。
2.2 电力设备自身方面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电力设备的安全正确安装是电力调度是否正常进行的基础,如果电力检修的质量不过关,发生错误调度的概率就会增大,电力设备的重复性的停电检修也会给调度员的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目前有些地区未经批准在已建电力线路区域内违法修建房屋,开挖渠道,倾倒有害化学物品,种植庄家高秆植物等,这很有可能对电力线路和设备造成污染与损坏。还有些地区忽视了电力设备的检测,部分地区的电网结构薄弱,一些老旧的输变电设备仍在长时间负荷使用,配电室的一些安全设施不全,一些接地引下线有些断裂有些甚至严重锈蚀,这些安全隐患都给电力调度造成了威胁。
2.3 电力调控运行人为风险问题
当前,多数电力调控系统操作人员缺乏正确的安全意识,不能在轮班或是替班的时候控制操作误差,并且在重复一些繁琐操作流程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会感觉到心里疲劳,很容易出现操作错误。多数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责任感,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工作,难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导致电力调控工作风险问题加重。
2.4 电力调控运行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电力调控运行风险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工作人员的身上,在一些电力企业及供电管理部门中,一部分操作及管理人员自身在安全意识上较为薄弱,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操作与管理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业务素质不强,缺乏责任心,工作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障。
同时,电力调控运行工作量大、管理内容多,故障类型及原因纷繁复杂,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部分调度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和故障分析过程中,存在盲目凭借主观经验进行判断的情况,导致所传达的指令存在错误,而后续环节对于指令的审核也不够严谨,这也就导致电力调控措施失当,难以保证安全隐患的排除,还可能造成新的安全风险产生。
3 应对电力调控运行风险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对电力调度管理制度的建设
电力调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的指导与保障,要解决因管理制度不完善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就必须要对电力调度管理制度的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要认真考虑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实际条件,总结以往工作中所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因素,并借助现代检测技术的数据收集与系统运行模拟,准确判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建立风险因素数据库,完善风险源排查机制。要针对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加大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电力调度管理必须要杜绝形式主义,基于管理实效对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完善,补足安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漏,落实搞好各项管理工作,避免安全漏洞的产生。要建立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度,要求各级负责人员守好自己的职责,做到人人有专责,以实现有效的制度化管理。另外还要加强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的建设,制定针对各类安全风险及系统运行故障的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所有工作人员进行预案演练,保证安全风险及运行事故发生时的及时反映与有效应对。
3.2 加强电力设备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对于电力设备自身故障缺陷所导致的安全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电力设备的质量安全管理来予以应对。首先在采购设备的环节中,就要把好关采购这一关,在采购前,要制定采购方案,认真落实采购管理工作;其次是在设备的施工环节,要对设备进行反复调试工作,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最后就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做好巡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和维修,要做好系统的数据备份工作,严格控制由于系统自身缺陷而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只有通过全面严格的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保证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质量性能满足安全供电需求,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安全风险及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3 进行实时的信息监测和认真记录
在电力监控运行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对信息实时监测和记录过程加以完善,重视实时监测电力系统,加快实现我国电力监测的自动化。在无人值守时也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此来降低劳动强度。现阶段,在实际监测运行系统中,其所包括的设备有着多样化的特点,这些设备一方面可以有效达到电力监控系统自动化监测的要求,同时还能够不断优化报警体系功能,及时发现电力监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电力调度机构的信号波段进行立刻接通,再结合信号情况做好等级评估,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做好处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4 加强电力调控运行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指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应急反应能力的培训,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风险问题复杂多样,作为指挥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系统运行的各个流程,统筹指导全局,将损失降至最低,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其次,要加强对电力调度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训,确保调度人员有能力遵循安全操作原则完成电力系统的各项操作。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主要就是指的对调度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想降低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有必要督促相关培训部门,进行对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事故分析、处理能力,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
4 结语
在电力调控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严格执行调控工作,确保可以根据电力调控运行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问题应对策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还要关注电力调控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思想道德素养,确保可以加强其工作责任感,使其在实际工作期间,减少错误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袁楚楚,杨健一.电力调控运行风险问题及措施[J]. 中国化工贸易,2018,010(033):58.
[2]田斌斌.探析电力调控运行风险问题及措施[J].科技资讯,2017, 015(016):37-38.
[3]吕刚,杨欣婷.电力调控系统运行风险问题探析[J].新商务周刊,2018,000(00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