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几乎都离不开电力资源,因此,电力系统必须要保持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极为普遍,是当前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
引言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被人们广泛运用。在启动过程中,使用自动化技术能让电力系统平稳高效运行。所以,鉴于对自动化技术的认识与知晓,进一步针对目前自动化技术进行探索与钻研,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有力地保障。
1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基本概述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的融合越来越深。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来降低系统运行维护的难度。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而言,传统模式下的工作量较大,需要花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不能及时维护保养,而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全面且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对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予以及时发现、妥善处理,有效控制系统及各项操作运行,促进系统自控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化发展。即:以信息管理为前提来自动化处理电力系统运行环节的各种数据,为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总而言之,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优化升级,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有利于实现电力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不到位
当前,我国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还不成熟,处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其存在管理细节方面的漏洞,这就使得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盲区,对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这些管理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电力管理人员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等的约束,无法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
2.2缺少新型技术人才
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对于人才的需求较多,但是我国很多电力企业缺乏新型技术型人才,导致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自动化运行技术的应用没有相应的人才基础与保障,导致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虽然一些电力企业逐步引进了人才,但是后期对于人才的教育与培训等不够重视,使得人才没有掌握最新的技术,严重影响了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有效措施
3.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工作要想稳定推进,就必须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一旦发生问题也能从容应对。首先,应加强前期调研工作,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所需的数据进行合理测量,并确保所测数据的精准性。其次,根据分析所得数据科学绘图,并确保所绘制的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可行性。图纸绘制完成后,还应做好可行性分析,从多种角度去验证图纸的合理性,并由专人对图纸进行审核,确保图纸详细、合理。组织开展施工方案研讨会,听取多方意见,不断完善和修改方案,对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来,做好事前控制。再次,按照施工图纸准备所需材料,提高材料进场要求,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符合合同要求、施工图纸规定的材料方可入库。同时,要适应相应的紧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出现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确保工程项目能按进度完成。最后,根据项目情况、工项目规模大小、难易程度,对施工班组进行优化,确保人员配置合理。
3.2高素质人才的引进
企业要想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工业生产速度越来越快,要想使我国电气企业与国际水平接轨,将电气自动化技术结合其他先进的技术十分有必要,这样才能不断创新。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电气企业应当将重点放在人才的发展方面,将新技术的研发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创新技术,以此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提升,以此为更好的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杆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一个重要的承载物就是线路杆塔,电力的传输需要通过线路,而线路的连接则需要线路杆塔的搭载,因此,杆塔体系的运行参数需要相关部门人员更加关注,在建设杆塔工程之前分析选址的条件,在参数符合之后再进行施工,保障资源的利用率和施工的成功率。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钢筋混泥土杆塔,这类杆塔较为坚硬,可以保证长时间的传输效果,有较好的质量保证。如果是在高原和一些情况不好的地区,对于杆塔材料的选择就需要更加关注,不仅要考虑到杆塔的质量,还要考虑到在该地势的运行效果。结合地貌特征以及运输过程,利用铁塔结构进行传输可以保证在地势崎岖的地方输电线路的稳定程度和线路的质量保障。在实际杆塔建设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杆塔结构可以很好的保证整体建设的效益,对杆塔的阻力参数进行管理,分析整体性杆塔结构和分解性杆塔结构的合适性,技术人员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加以计算统筹,提高工程的有效性。
3.4定期做好线路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做好后期维护和检修是确保输电线路持续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施工完成后还应当加强线路日常检修工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绝大多数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时常会受到冰雪、雷电、风雨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致使线路断裂、杆塔倒塌等情况发生。因此,技术人员在后期线路维护和检修时,应当仔细记录好每一段线路的实际情况,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夯实的技术,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做好报备,快速采取应急方案,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电力故障。并坚持做好“常规维修”和“特定维修”两项工作。
4电力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就我国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情况判断,未来发展的趋势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会趋向于智能化。未来的电力系统中会增加智能化元素的比重,从前期系统监测,到数据分析,再到后期的故障排查,都会有人工智能设备来代替人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其次,电力系统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势必会走向成熟。对于电力系统而言,无论是用作系统运行控制的软件系统,亦或是用于实际维护电力系统各类设备的硬件,都会从科研逐步走向量产,而相应的成本也会得到更好的控制。而成本的降低,会进一步加大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阶段应用的比重。最后,电力自动化技术出现漏洞的频次也会逐渐被降低,并接近于0%。更少漏洞的出现,就意味着电力系统能够更长时间保持在一个更为稳定的运行状态,而通过不断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工作,可以在原有智能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系统中存在的BUG。
结束语
根据以上论述发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解决电力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这就需要人们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加以正视,提高重视度。
参考文献
[1]邓有良.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南方农机,2018,49(24):111.
[2]梁树彬.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探究[J].通讯世界,2018,25(12):172-173.
[3]郑树阳.浅析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J].智能城市,2018,4(23):140-141.
[4]庞军.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居舍,2018(35):63-64.
[5]洪美.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J].科技风,2018(3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