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电,所以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我国的电力系统续电保护技术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起步的有些晚,但在这个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一直在不断发展着,利用当今的高科技技术为电力系统续电保护技术注入新的活力,计算机网络一体化、人工智能一体化将会成为续电保护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在这个电力系统快速成长的时代,整个续电保护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大量的需求,未来会有一批充满创造性的续电保护的专业人才涌现。在这种时代和环境背景下,电力系统续电保护技术的管理制度亦将日趋完善。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发展探讨
1电力系统续电保护技术的现状
1.1续电保护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续电保护技术将各种电力保护以及电力维护技术集合在一起。电力系统续电保护技术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电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和微机保护装置。早在上一个世纪的6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发展续电保护技术,而我国在其后的10多年才开始着手研究。在90年代,我国的续电保护技术才正式步入微机时代,虽然我国的续电保护技术起步相对于国外比较晚,但由于一批又一批辛劳的续电保护工作研究的人才的努力,我国的续电保护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纵观我国市场大部分的电力系统保护装置都是来自国外进口,使得电力系统的保护成本大大提高了,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都是来自我国自己生产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1.2微机续电保护的快速发展
微机保护装置是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保护装置,把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融入到了续电保护技术中。由于微机续电保护装置在维护时只需要几块电板,它的维护就相对比较便利,因此也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因为在前期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可能遇到的一些故障问题,提前做出预防和分析能力,使得微机续电保护装置拥有了较高的可靠性。由于微机续电保护装置不间断地对系统进行检测,因此能够及时判断并分析出故障的原因。
1.3续电保护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一些电力系统续电保护装置由于投入使用的年代久远,周围环境的影响,出现老化、锈钝等问题,逐渐与开始安装的目的背道而驰。还有就是一些在选购时,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对续电保护装置的质量放低了标准,导致其本身的质量就存在问题,更不要说投入使用之后了。在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之中缺乏完善的续电保护管理制度。有时候续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时,很多工人对出现的问题只是进行简单的口头描述,没有规范化的流程和制度去规范这件事,导致事后查找问题的发生原因出现一定的困难。而且缺乏续电保护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使得在整个续电保护员工中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阻碍了整个保护工作的发展。因为续电保护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和人才水平的参
2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2.1一体化和多功能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日后的发展中,继电保护装置可借助互联网获取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所有故障信息,故障终端与网络控制中心均能够获取完整且准确的被控元件基本信息和数据。继电保护装置一方面具备较强的继电保护功能,另一方面也可实现数据通信、测量、控制和保护等功能。如系统运行中无异常情况,其可十分迅速准确地完成数据通信和测量控制。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中计算机网络的终端系统,充分融合了继电保护装置及与之相关的多种科学技术,其功能全面且稳定性较强。该系统可应用于变电站检测控制系统,完成数据采集、故障记录、分析和调度、保护和测量等多种功能。该系统高度融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继电保护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人员可更快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其主要由四层结构组成,分别为子站系统、现场设备层、主站系统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地理跨度站在运行的过程中采用多结点网络连接方式,系统软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Windows,一种是Linux,系统编程中主要采用C++语言,以数据库为基础,采取科学的设计方式设计而成。该系统运行中安全性较强,且其具有开放性,系统中设有不同的模块,工作性能较为理想,操作十分方便且稳定性优势明显。再者,系统运行中可实现图元组态功能以及动态单元组态功能,可与智能设备直接连接,无需繁琐的步骤便可操作系统。
2.2网络化继电保护将成为继电保护的重要形式
现阶段,继电保护技术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将能够进行自定义传输,而且也可采集多种不同形式的信息数据。另外,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也使用户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操作系统,促使系统应用于更多领域。为了加快继电保护装置网络化发展,系统可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其功能。继电保护装置在互联网、PLC和光纤的支持下,可为信息远距离传输和浏览创造条件。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及时掌握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信息,进而第一时间明确系统运行故障,然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障系统平稳运行。此外,网络技术支持下,系统可实现远距离更新升级,用户的沟通和交流也无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某地500kV升压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智能机电保护设计实现远距离操作平台设备监测和操控,及时准确地了解设备运行概况,并辅助技术人员合理准确地判断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和处理。网络化的继电保护技术可在现场外控制继电保护系统,同时继电保护更加方便和快捷,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提高了继电保护效率。
2.3继电保护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继电保护技术智能化也将成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发展趋势。继电保护技术联合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和嵌入式软件等技术,为仪器仪表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人工精神网络和遗传算法等技术广泛应用在继电保护当中,这充分证明了智能化是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再者,数字式综合保护自动装置充分满足了未来继电保护工作的发展要求,其也是配变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最为可靠的设备。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不断完善的今天,继电保护数字化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该系统能够与其他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共享数据信息。同时微机保护依靠计算机技术数据运算以及信息储存等优势,推动了继电保护的快速发展,且更加灵活地应用多种软硬件平台,彻底完善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技术为其提供了必要了保障,是确保电力安全的一项重要的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继电保护技术的结合是必然,也是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整个电力系统水平提升提供了保障。尽管在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相关观念的落后导致问题层出不穷,但在电力系统中对继电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合理使用能最大程度的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用电服务,提高人们的日常用电质量。
参考文献
[1]阎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69.
[2]胡宇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7(24):187+193.
[3]顾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11):95-96.
[4]钟华,朱民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