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发展,供电企业运行管理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对标成为企业运行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与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的精细化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的内涵,针对当前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供电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实现
引言: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是提高供电企业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在供电企业运行过程中,加强对同业对标的管理与研究,利用此增加供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与交流,为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奠定基础,促使供电企业更好发展。
1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
同业对标,是指用某一指标对企业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是企业发展改革的依据,也被称为标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同业对标非常重要,通过系统且持续的对比评估,将企业与本行业先进的企业进行综合比较,发现自身企业运行中存在不足并改进,以此实现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内容具体、明细化,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以此提高管理效果与水平[1]。供电企业中,对同业对标采用精细化管理,可以将优秀企业良好管理模式与相关内容,更加细致的落实在企业运行中,展示同业对标中获取信息应用价值,为供电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2同业对标管理现状
2.1指标划分问题
同业对标中管理体系指标划分工作非常重要,是保证供电企业同业对标效果的重要前提。同业对标普管理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基础评价指标、业绩对标指标及管理对标指标。每个指标负责的内容不同,精细化管理方式也就不同[2]。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企业将基础评价指标的内容划分到业绩对标指标与管理对标指标范围,不仅没有体现精细化管理,同时也影响指标划分的效果,没有展示出同业指标划分的作用。在同业对标管理中,过分重视自身的动态属性,与同业对标排名等相关内容,忽略了同业对标对自身发展的改进与优化作用,失去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影响供电企业改进发展。
2.2管理理念问题
在供电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结果轻过程,其中同业对标结果、方法、指标得到管理人员的广泛重视。同业对标的目的,就是根据本身实际情况,借鉴先进公司良好的管理模式、运行手段,将此作为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措施。在同业对标中过程、经验总结及管理手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若是在供电企业中,仍采用重结果轻过程的管理理念,则会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产生影响,不利于供电企业综合发展。
3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3.1确定对标标杆
对标标杆的选择十分重要,是保证同业对标质量的前提,也是提升供电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在对标标杆选择前期,应该对自身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确定对标的重点与难点,保证对标工作顺利实施。其中企业的规模、管理方式、职工数量及资产总额等都是企业自我分析的重点。通过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了解管理上的不足,并制定同业对标计划,利用国家电网发布指标评价数据选择标杆,确定对标项目。在标杆选择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与本企业相似的企业,增加同业对标获取信息的可行性。选择对标标杆时,应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保证工作顺利实施:第一,可行性原则。企业自身条件是标杆选择的重要依据。选择标杆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与本企业经营模式、电网结构、经济情况等相似的企业,以此提高同业对标的效果,推动供电企行业顺利进行。第二,可实现性原则。供电企业选择标杆时,尽量避免选择远远超过本企业的供电企业作为标杆,降低标杆过高对本企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选择与本企业发展的相似且高于本企业的标杆,可以促使供电企业更好的发展,能够提升供电企业发展改革热情,促使供电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3.2确定对标方式
供电企业利用同业对标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与运行水平的时候,需要采用科学的对标方式,为管理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展示同业对标的作用。外委对标和自主对标是当前同业对标中常用的方法,在同业对标中可以利用这两种方式作为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方法[3]。若是供电企业想采用局部对标的思路进行对标工作,可以用过自主对标的方法进行对标工作,如企业项目与部门对标,通过实地参观与研究,找出自身的不足并汲取新的理念进行改进。跨部门和系统对标,则是以外委对标的方式为主,这一对标方式比较复杂,涉及较多的人力与物力,需要通过多角度的组织策划,才能完成对标工作。就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同业对标情况来讲,自主对标的方式更合适,对标过程简单,及时发现本企业运行问题,提高管理质量。
3.3对标比较
供电企业同业对标中,通过对企业理论与法律两个方面的比较,实现对标的目的,提升供电企业综合运行质量。首先,企业理论。供电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会遵循一定的伦理规则,保证企业运行的合规性与合理性。企业伦理是处理内外部关系时需要遵守的规则,在同业对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规范企业对标的重要规则[4]。由于每个企业运行遵守规则不同,企业伦理上也就有一些差异,在对标的过程中会因为伦理差异而出现意想不到问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出现,需要同业对标的两个企业进行沟通,对彼此有深入的了解,确定适合双方运行的规则,并根据此进行对标,以此提升两者的对标效果。其次,法律问题。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中,需要对对标企业双方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推动两者的深入交流,展示对标企业的运行管理价值,借此弥补本企业运行中不足,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对标的过程中,应明确哪些信息是可以公开的,哪些信息是私密信息。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维护自身经济效果与法律安全的同时,分享有效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护双方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可以提高对标的效果,推动电力行业发展。
3.4完善运行管理模式
供电企业对标后获取的信息,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对自身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根据企业伦理要求,在合法的基础上,使用获取信息,利用此弥补自身运行上的不足[5]。实际工作中,意识到自身运行与标杆企业之间的距离,对标杆企业工作流程与管理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在本企业应用时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设计风险预防方案,制定落实计划。供电企业运用对标信息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对标目标,并根据此进行对标工作,将目标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提升供电企业运行效果。同时还要明确对标重点,将工作内容细化,分配给不同的工作人员,提升获取信息应用效果。通过对目标与工作重点内容的精细化管理,优化企业工作内容,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在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精细化管理中,通过科学手段确定对标企业,明确对标方式,加强对两者的比较分析,落实对标获取信息,推动供电企业发展。供电企业运行中,加强同业对标的研究,灵活应用对标信息,推动供电企业发展,提升我国供电行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锡平.简析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的精细化管理的实现[J].中外企业家,2018(36):144.
[2]杜敏,罗琪.基于对标管理的风险管控模式研究与实践[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2):11+35.
[3]周红丽.浅析通过三级对标“双料”考核模式的构建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J].通讯世界,2018(07):310-311.
[4]周红丽.刍议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的精细化管理的实现[J].低碳世界,2018(06):94-95.
[5]闫隆斌.整合资源 全力推进供电所专业化管理——访国网江西金溪县供电公司经理胡健康[J].农电管理,2018(0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