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在发展中应用电力营销大数据进行反窃电检查作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分析如何合理有效应用电力营销大数据,并且提升反窃电检查作业质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中主要研究的课题。简要剖析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以期为电力企业发展中相关反窃电检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营销大数据;反窃电检查;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流行的大数据技术指的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它能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巨量信息中精准查找有利于企业改良服务质量的信息,把数据转变为一种产业,将信息的效益最大化,以为企业带来收益。目前如何防止窃电成为电力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文章主要讨论了反窃电检查中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应用。
1、应用电力营销大数据开展反窃电检查的必要性
1.1符合电力营销体系建设要求
为了适应当前的电力营销体系,必须在各种业务中实现集约化,其中也包括了反窃电检查,采取大数据技术来增进反窃电检查的效率与精确性,可以帮助电力营销取得进一步发展。通过大数据作为基础的反窃电检查正在替代原先采取的传统方式,以构建将用户需求作为导向的新模式,这也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1.2促进反窃电检查工作方式的转变
电力公司的集约化趋势使得公司在人力方面的资源消耗得以降低,员工也不需要再像之前一样进行大量检查,也不用再和客户之间产生过多的联系,只需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走访工作,检验设施是否正常运转,调查客户是否提出需求。随着反窃电检查所需要消耗的人力资源的减少,电力企业也能腾出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客户的体验,让客户能得到稳定的供电支持。电力企业的业务也实现由原先的将电力作为商品与客户交易转向为客户带来更高质量的供电服务。
1.3电力抄表核算智能化解决了传统抄表业务的弊端
原先采取的反窃电检查手段具有许多缺陷,首先,企业必须为其消耗大量人力资源,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其次,检查时很容易出现失误忽视了一些偷电现象。再次,可能出现人员干预的现象,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后,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可能出现危险。采取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四点问题,并且减少检查所需的资金,提高效率。
2、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问题
2.1规范问题
在我国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过程中,规范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为:作业规范与作业制度缺少完善性,最终分析结果具有一定误差,大数据的应用效果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进而难以控制反窃电检查作业开展质量。
2.2数据问题
在反窃电检查作业开展中,数据来源问题普遍存在。在部分电力企业中,各级电网下设分表、总表、入户表是电力营销大数据的主要来源,辅助以电力企业营销活动用户购电活动等相关记录数据,此类数据普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并未真正发挥电力营销大数据价值,可能会让数据信息存在局限性特点,让数据采集、数据形成具有非实时性,难以对反窃电检查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作用。如在我国某电力企业的反窃电检查工作中,就曾因数据来源局限性,错误判断某用户电表装置故障为窃电行为,造成工作乌龙,这对于防窃电检查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具有不利影响。
2.3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在电力企业反窃电检查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体系方面。
部分电力企业存在技术应用体系不完善的主要问题,如监督体系不完善,就会让电力营销数据分析结果客观性受到不利影响,让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形成工作、采集工作、分析工作存在不清晰问题,难以让窃电行为得到准确判断,与此同时,部分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应用中,因用户用电习惯以及数据形成逻辑影响,可能会让数据出现不规律现象,如果监管体系不健全,就会让数据分析结果受到影响。(2)漏洞问题。部分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技术漏洞问题,集电表数据具有关键作用,电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路问题、电表控制模组可能会出现二次编程,而电力企业可能会对其进行错误判断,判断技术问题为窃电行为。
3、电力营销大数据融入反窃电检查方面的对策
3.1做好早期准备任务
首先,创建大数据信息系统,系统对信息执行采集、整理、研究、保存等处理,这些工作均需要先进的硬件支持,包含采集、分析所使用的计算机与服务器,数据保存所要的本地存储媒介与衔接的云端存储服务等,加强系统基础硬件的购置与架设,给大数据反窃电检查奠定硬件基础。其次,需招募、培育、储备优秀的大数据技术人才,早期做好人才招聘工作,保证符合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需求;工作阶段做好人才教育工作,实施动态科技、观念创新,并仔细考核。现如今,社会缺少人才,大数据方面也是这样,所以要加强人才储备,提高职工的公司忠诚度,方可在当前大局势下取得可持续发展。最后,保证数据安全控制。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总量呈爆炸式增加,数据价值也在持续提高,大数据共享性需要企业在得到数据共享的基础上,保证客户资料安全。所以,要创建出防护系统、计划与应急策略,全方位防止由于数据泄露引起的损失。
3.2依靠营销大数据提高反窃电检查效果
做好电量信息分类:采取营销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反窃电检测效率与精准性,供电公司要以电网统计的信息为依据,而且按照用电用户类别加以分类。如研究不同类型线路的用电特征,采用用户用电负荷曲线变化和实际值实现自动化比较,经过比较信息模式与算法中体现出的差异分析工作中的异常情况,进而判定客户是否有窃电和偷换线路的现象。对大数据展开分类时,需要数据分析和参数设置者知道各个供电线路的特点,防止将外界干扰形成的数值波动情况作为客户窃电行为出现误判[3]。所以,需要大数据系统中连接自动化电力设施返回的用电信息,经过专业人士和智能化系统研究用电系统自身是否有缺点,在确认问题时客户个人因素引起时,要采取监测方法,采集现场证据,应用法律程序,等执法者取证后阻断供电减少损失。这一过程,主要保证员工人身安全。另外,监管者还应按照用电特征研究用电信息,如经营管理地区并没有落实阶梯计价,就会有一些公司以个人用电名义进行生产业务,这时监管者能够直接以用电量判定该客户是否是企业客户;当企业客户的用电量很小时,也应考量是否有窃电现象。
3.3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硬件安全技术研究
从当前的发展现状分析,完善其监管体系,加强硬件安全技术的研究,为反窃电检查发展中的主要方向。电力企业应结合相关流程标准,组建作业监管小组,针对特殊阶段的反窃电检查作业流程、作业过程进行监管,并形成由数据采集人员、数据分析人员、作业监管人员、评估人员为流程的作业体系,以此提升反窃电检查结果的客观性。研究人员应从电力计量装置的智能化、自动化、云技术的应用方向进行研究和发展,通过减少用户端操控程序、降低线路损耗、增强计量准确性的方式,提升电力营销大数据可参考性,最终达到提升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结束语
从当前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电力企业在实际发展中,为有效发挥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企业及行业监管部门应从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硬件安全技术研究,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完善大数据采集渠道,制定技术标准的方向多努力。
参考文献:
[1]郭荣祯,石婧.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设计(上),2019(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