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对电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智能电表的普及以后应用以后,电压质量的问题就突现出来,出现了大量的低电压的问题。如何做好低压配电网低电压的治理,是作为日常运行和规划工作一项重要的内容。
关键字:低电压、治理、压降、供电半径、功率
引言:根据低压220V线路单位长度线路传输单位功率压降值,因低压线路电感较电阻小,并且传输无功较少,低压压降公式可简化为:
(注:1、P为传输功率(kW);L为线路长度(km);r为单位长度线路电阻(Ω/km),U首端电压测量值(V)。2、以上公式如应用于三相低压线路压降计算则对应功率、电压应采用三相总功率、线电压,电阻按原方法计算。)。从上式可以看出,影响电压压降的因素是:1、传输功率,2、线路长度,3、单位长度线路电阻,4、首端电压。根据配电运行标准,用户电压超过规定范围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调节电压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分接头;2、缩短线路供电半径及平衡三相负荷;3、新增或增容低压台区;4、增大低压线路的线径;5、电网运行方式调整。下面我们对低压配电线路低电压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一、调整变压器分接头。变压器分接头调整可在+5%—-5%的范围,而380V等级电压的允许偏差在+7%—-7%,220V等级电压的允许偏差在+7%—-10%。如果采取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的方式,通过调高电源侧电压的方法,解决线路未端的低电压的问题。这种方法应注意电源头电压越上限,防止出现电源头电压过电压的问题。此类方法主要用于供电半径不大,变压器负载不高的情况。
二、缩短线路供电半径,是解决低电压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原则上,A类地区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0米,B类地区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50米,C类地区供电半径不宜超过400米,D类地区供电半径不宜超过500米。现阶段,农村用户居住分散,特别是部分村民,远离村庄,往往存在一两户人家住在更偏远的地方,造成供电半径过长,供电半径过长是造成低电压的主要原因。根据规划技术细则“小容量,多布点”的要求,缩短供电半径可以通过新增台区或调整变台的安装位置来解决。同时,对低压线路路径不合理,存在迂回供电的现象。可结合台区改造,对低压线路进行重新规划,从而缩短用户的供电距离。
三、增加低压线路线径。按上述低压压降公式可见,电压压降随传输功率和线路长度成正比。对于线路未端电压的问题,不能纯用换大线径的问题来解决,应考虑线路的长度和传输的功率。对于供电半径不长,而因用电负荷较大而造成的低电压问题,或用电负荷小而因供电半径过长造成的低电压问题,可通过计算,采用增加低压线路线径来解决。对于用电地点偏远,且用户数很少的存在低电压的地区,如果新增台区,经济性和实用性都不大,而且增加以后的运维成本。
而且因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太长,通过增大低压线路的线径的方法无法解决低电压的问题。这类问题可结合加装自动调压器的方法解决。低压调压器是串联在低压线路中,通过调压器的动态调整,使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合格,保证供电合格率。在主要是单相用户的地方可采用加装单台或三台单相调压器的方法比较能保证单相输出电压。如果采用三相调压器,可能因为三相电压不同而调压器无法满足每相电压调节的要求,对单相、两相低电压调节不敏感。对调压器安装位置要求不能距离配变太近或线路中段,否则补偿装置的输入电压较高,使其升压效果不明显,达不到最佳使用效果。同时,未端用户的电压质量又因为线路太远,电压压降太大而得不到明显的改变。故调压器应安装至低压电网后1/3段,尽量靠近用户侧。通过实践证明,采用安装调压器的方法,能在投资较少的情况下有效解决偏远山区低电压的问题。
四、因用电负荷造成的低电压原因。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负荷性质有关。当输入电压U1不变时,当负载为纯阻性,即cosΦ=1时,随着负荷电流增大,输出电压会略有下降。当负载为感性,cosΦ<1时,随着负荷电流增大,输出电压下降较快。当负荷为容性,cosΦ<1为负值时,随着负荷电流增大,输出电压将升高。因用电负荷一般为阻性或感性负载,所以变压器的输出电压随负载的增加而下降。当变压器由于因负荷增大造成首端电压下降较大时,未端电压也会随之下降,从而造成低电压的问题。此类问题可通过变压器增容或新增变压器和割接负荷解决。此时,应筛选是否由于大负荷电机启动造成的短时低电压的问题。当变压器因负载不平衡时,使三相的电流出现不平衡,不平衡的电流就会流经各相,在线路阻抗以及变压器内阻抗产生不相等的电压降,从而使变压器付边电压也不平衡,这个不平衡电压对接在变压器付边的负荷。当三相不平衡时,可能出现其中一相或两相不会低电压,其他相出现低电压的问题。此时可采用调节运行方式或割接其他相的负荷,使三相负荷平衡。还有一个情况是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用户电表集中安装,多的地方,十几块单相电表安装在同一地点,且表前线又共用单相电源。由于用户用电负荷越来越大,同样易造成局部低电压的问题。近年来,在问题库问题收集,发现此类问题时有发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只需分表,将电表安装到户,从而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五、因低压线路无功引起的低电压的问题,随着低压线路无功的增加,会造成线路电压的下降。根据低压线路负荷的分布情况以及用户的负荷特性,应考虑就地补偿的方法,采用动态补偿装置,达到无功补偿最优化的效果。
结束语
造成配电线路低电压的问题,往往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通过分析造成低电压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农网低电压问题,真正做到让用户“用好电”的初衷。
参考文献:
梅州供电局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