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计划管理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周宝玉 田雨 申路
[导读] 调度计划是电网企业各项检修工作的龙头,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
        摘要:调度计划是电网企业各项检修工作的龙头,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是盘活各专业、各环节资源存量,统筹输电、变电、配电、营销、调度资源管理的客观需要。但在计划报送和制定上,输电、变电、配电、营销各部门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调度计划管理通道不畅,运维、检修资源未能充分调动,往往需要另提计划再次停电,导致重复停电次数增加,造成停电机会的浪费。本文对电力调度计划管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电网调度;计划管理
1电网调度计划原则
        调度计划管理包括综合停电管理、送受电计划管理、电力电量平衡管理、发电计划管理以及运行方式安排、发输变电设备检修安排、二次设备检修安排、新设备启动安排等内容。电网调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1)调度机构应按年、月、周、日编制并下达调度计划。长期计划是编制短期计划的依据。
(2)调度计划编制应当依据政府下达的有关调控目标,综合考虑社会用电需求、电力系统设备检修和安全稳定控制要求等因素,并按规定留取备用容量。
(3)调度机构、发电厂、用户应按有关规程、导则的规定对所辖设备的检修统筹安排,优化检修方案,缩短设备停电时间,在规定的检修周期内同一设备原则上只安排一次,避免重复停运。
(4)编制调度计划应经过电网安全稳定校核。
(5)调度计划下达后,应准时完成各项任务,原则上除不可抗原因外不作调整,以维护调度计划的严肃性。
(6)经本级调度机构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值班调度员可根据电网运行情况调整本网日调度计划,并将调整的原因及内容向有关发、用、检修单位通报,做好记录。
(7)发电厂及用户计划人员应统筹安排申报停电设备的一次、二次检修工作,密切跟踪工作进度,全面掌握工作内容,及时与县调计划人员沟通,提前做好停、送电准备。开工后调度原则上不允许增加临时工作。
(8)对已批准的检修项目,发电厂、用户应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当设备检修工作不能按期完成时,应在原批准工期未过半前由设备检修单位向县调提出延期申请。设备检修延期带来的后果由设备检修单位负责。
(9)设备临时检修应履行临时停电手续,并提前一天上午11时前由检修单位相关人员向值班调度员递交经过批准的申请,由调度安排。其检修的必要性、及时性及由此产生的后果由申请人负责。
(10)设备跳闸或紧急停运当天不能投运的,应及时向调度补报检修申请。
2加强调度计划管理策略
2.1全方位平衡调度计划
(1)实现计划资源共享
建立调度计划“计划池”,将定检、大修技改、反措、日常维护和一、二次专项工作等工作均纳入计划池中,在计划池中通过设备名称和变电站名称将相同设备或同一T接线路各侧设备的各项相关工作任务清楚地关联起来。柔性平衡即最优化协调,是调度计划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考虑调度计划的整体性,很大部分是通过计划池中资源富余获得的,根据计划池的内容统筹规划各项工作的实施,当有停电机会时,可以快捷地査询到相关停电设备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结合安排,整体规划、合理协调,有效地防止工作任务的漏项并减少停电机会资源的浪费。计划池分为年度计划池和月度计划池,对本月计划池中未完成的计划会自动流入下月计划中。计划池对市县公司调度计划临时联盟所有人员开放,各设备管理单位不仅可以看到自己上报的计划,也可以看到其他设备管理单位上报的计划,但对计划池的数据享有只读的权利,如需修改,需要汇报计划专工审批,由计划专工进行修改更新。


(2)提高调度计划安全性
设备检修风险定级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220kV变电站单电源、单通道、单母线、单主变运行,掉闸后220kV变电站母线、两台主变失压、负荷损失在达到100兆瓦,或者一级客户损失负荷,均存在五级事件风险。掉闸后110kV变电站失压、损失负荷在40兆瓦以上100兆瓦以下、或者造成二级客户损失负荷的均存在六级事件风险。35kV变电站为七级事件风险。10kV设备停电为八级事件风险。
按照“先降后控”原则对电网运行风险进行管控,同一供电区在同一天不安排两项及以上存在五级电网事件风险的停电工作。直供区及各县供电区域在同一天不安排两项及以上存在六级电网事件风险的停电工作或存在七级电网事件风险的停电工作。
2.2确保调度计划落地实施
(1)反馈管理
原有的计划执行管理模式为开环控制,控制部门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执行部门为运检部和营销部,运检部对应的受控对象为变电检修室、输电运检室、变电运维室、配电运检室,营销部对应的受控对象为综合室和客户服务分中心。一切按照调度指令执行,工作结束办理终结手续,而调度对于现场工作无法达到可视化,对于工作进度和现场有可能影响工作进度的干扰因素无法预估。
调度计划实施反馈管理的管理模式,增加反馈单位变电运维室,同时要求变电运维人员按时汇报工作进度,如现场遇到设备操作受阻、器件不符合、天气等各种特殊情况,变电运维人员应立即汇报调度,调控人员及时处理,将干扰因素的影响降低至最小,确保计划按时执行,设备按时停送电。
(2)阶段管控
检修前,做好充分准备。制定落实重大检修工作三大措施,严格安规执行,做好检修前带电检测和大型复杂工作现场勘察工作,核实检查物料准备及到货情况,确保检修前“软硬件”均处于最佳状态。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协调,强化进度沟通机制,工程施工前移工作重心,刚性管控进度,加快物资催交,积极采用协议库存、超市化采购等方式,缩短供货周期,确保各类工程施工按计划推进。尤其关注特高压、高速、铁路跨越改造项目,深入研究改造规划及影响因素,依法合规明确施工要求,主动沟通改造方案,加强各方合作,确保工作按期顺利开展。
检修中,加强作业现场管控。以“我要安全”引领检修作业行为,应用作业质量、风险控制卡实施“定序”管理,每道作业工序的实现“定时”和“定员”,通过“三定”管理,增加现场作业人员的反违章意识,规范应用23类设备典型工序质量控制卡,提升现场作业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
停送电,缩短操作时间。调控人员统筹填写指令票、操作票,管控操作时间。规范优化标准票,同一电压等级设备尽量写在一起,主变等操作使用综合令,便于操作人员灵活掌握,合理安排操作项目。注意事项进行全面预告,一个操作队操作多个站时,提前一天通知运维操作队合理调配人员;如送电时要求核相、保护测方向等,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就位;对于老旧设备操作,通知检修人员提前到位,做好应急准备。需要方式调整的,方式人员安排方式调整前置;检修接近尾声时,调度员提前安排运维操作人员就位送电;操作人员在模拟盘操作熟练,熟悉设备;多个操作同时进行或者复杂操作时,调度员统筹下令,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3结束语
        电力调度计划管理要立足服务客户,坚持“少停慎停、一停多用”,对停电时间、开工时间、竣工时间、送电时间进行全过程管控,实现“0时差”停送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确保设备检修期间“零投诉,”彰显良好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董翼.现代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应用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9(22):50.
[2]郑宇鹏,刘勇.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J].湖北电力,2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