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改善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张骥
[导读] 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对电能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想要满足农村居民的电能需求,供电所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供电服务的稳定以及安全。本文主要针对改善农村地区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企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地区;供电所;安全管理;优化对策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农村地区对电能的需求量快速增加,高压电传输性能更加成熟,设立供电所可以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对电能的需求,有助于电力资源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普及。想要发挥供电所的服务价值和供电作用,安全管理是基础性工作,受到农村地区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供电所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企业要给予安全管理以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生产理念,避免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确保农村居民用电快捷、方便以及安全。
       
1 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1安全管理范围大
        农村地区在规划建设中缺乏合理性,供电网络范围较大、供电线路较长,并且具有分散性强、地域广以及涉及农户多等特点,为线路以及设备安全维护增添了一定难度,工作人员每天需要步行几十公里开展维护工作,为安全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1.2宣传力度不够
        当前在农村地区,配电设施经常遭受各种破坏,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供电所没有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用电安全宣传,尤其在冬季时期,配电线路和变压器存在严重的盗窃行为,对用电安全带来巨大影响,不利于供电所的稳定以及安全运行。
        1.3违章操作屡禁不止
        在供电所运行中,工作人员受到固化思维的影响,自身缺乏安全意识,装置性违章和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供电所虽然制定了各项规章和制度,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在工作中经常凭借经验操作,为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同时也容易诱发各种安全事故。
        1.4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在经济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异,很多工作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供电所现有的工作人员无论在素质、能力和工作经验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岗位要求。同时,农村供电所工薪待遇较低,也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成为了影响安全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2 改善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分析
        2.1合理划分岗位工作
        针对农村地区供电范围大、分散性强等特点,供电所要制定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度,并且详尽划分岗位工作,将具体管理任务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明确每个员工的岗位责任和工作内容,避免发生问题后相互推诿,进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对辖区内进行责任划分,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职工个人,保证每个员工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子,在明确各个责任区域后,组织员工加强日常巡视维护,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其次,针对经常出现故障或者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制定科学的检查维护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发现一处、处理一处,严禁存在“等靠看”思想;最后,制定以及完善安全管理评价制度,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效能进行科学考核,实现评价考核规范化以及系统性,进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2加强用电安全宣传
        供电所要根据农村地区的环境特点以及人文特点,将用电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重心,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在农村地区开展安全宣传工作,促使广大农户树立正确的用电意识和安全意识,从根源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首先,充分利用当地的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开展立体式宣传,促使农村居民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并且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其次,将新媒体作为安全宣传的新载体,例如创设安全用电微信公众账号,鼓励农村居民添加关注,定期推送有关正确用电的文章,帮助用户掌握安全用电的技能;最后,定期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一线农村中,与用电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倾听其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且将用电户的意见进行整理作为调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
        2.3加大打击违法行为
        人为破坏是影响供电所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针对配电设施损坏以及线路盗窃等违法行为,供电所要与当地的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合作,加大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保证供电所的安全运行。首先,供电所要与当地的新闻媒体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强电力设施保护选产,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促使广大人民认识到盗取和破坏电力设施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呼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电力设施保护中;其次,供电所要与公安部门加强合作交流,在冶炼厂和废品收购站进行科学布控,严防销赃渠道,如果发现违法物品便于及时追究,同时,企业还要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防盗报警器等新技术和新产品,提升电网的自我防护性能;最后,当地政府要提升对供电安全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电力法律宣传,对违章建筑、私拉滥接、违法损坏以及盗窃等违法行为给予严厉处罚,确保电力保护趋于法制化以及规范化方向发展。
        2.4规范工作人员行为
        违章作业是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以及重点内容,供电所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进而确保供电安全。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和岗位规范,并且将其落实到具体生产环节中,对危险点和作业程序进行分析,要求所有人员按照既定的流程和要求开展作业,严禁存在凭借经验随意操作的情况,发挥班组长的监管作用,如果发现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其次,加强生产过程的动态巡查,将操作规范纳入到员工考核评价体系中,如果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且将考核结果与工薪绩效挂钩,调动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最后,将习惯性违章行为汇编成册,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学习,通过学习纠正其不正确的操作行为。
        2.5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员工综合素质与农村供电安全具有密切关系,针对当前员工素质不高这一问题,供电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综合素质,进而更好的胜任岗位工作。首先,提升农村地区员工的工薪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具有专业背景、经验丰富的人才加入到员工队伍中,面向社会和高校公开招聘,保证招聘透明化以及公开化,扩宽人才吸纳路径;其次,定期组织一线员工开展专业教育和培训,结合农村地区的环境特点科学制定培训内容,涉及岗位内容、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安全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培训形式进行创新,激发员工参与培训教育的热情;最后,给予员工以人文关怀,关注其在生活和工作中遇见的各种困难,并且给予困难员工以帮扶,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事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对电能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供电所的作用和价值也更加凸显,企业要给予安全管理以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管理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晓忠.“塔体”构筑农村用电安全网——国网宁夏隆德县供电公司农村用电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略记[J].农村电工,2016,24(09):12.
[2]王景来.加强农村用电安全管理的探索——国网山东莘县供电公司加强农村用电安全管理纪实[J].农电管理,2016(06):11-12.
[3]庞利鹏,王玮.“133”工作法助推农村用电安全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08):44-46.
[4]周英楠.农村供电所整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113.
[5]肖军.关注农电生产安全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广西电业,2015(06):76-80.
[6]孔凡伟.河北公司:构建县企安全管理新体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14):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