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逐步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正在急剧上升,但是供电所的实际发电量却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前,供电所会采用停电的方式来蓄电,这又直接加剧了电力供需矛盾,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经济的发展。线损率在供电所的经济效益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想要提升当前供电所的经济效益必须对电网运行的线损进行深入分析和高效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降损措施,才能为电网的稳定运行以及社会的需求的满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低压线损;管理;对策
1 农村低压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对线损管理重视度不够及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低压线损管理都得不到重视,在制度执行上更是存在众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员工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上并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抄表时,也没有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进行,多数员工都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安排抄表工作,这样常常造成线损波动等现象,导致数据不准确,有些员工甚至是估抄,或是漏抄。另外,计量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致使电表出现故障,不及时处理,使计量存在很大的误差。在电网建设当中,并没有将线损视为电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其极度不重视,导致低压电网的投资呈现下降趋势,而且,投资比例失衡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1.2 管理技术以及设备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农村低压线损管理情况来看,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但是要实现动态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远抄技术的使用上,具有一定难度,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线损管理都是人工进管理,管理不到位,加之现在很多电网结构都出现了问题,在客户使用时也不没有注意计量表不准确问题,尤其是在低压无功的补偿上,根本没有进行补偿,供电设备使用年限过长,很多设备已经出现老化现象。但是农村供电局并没有将维修工作落实到位,多数农村都出现了同一个现象就是树障严重,由于没有及时清理,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线路损电严重,而且还会造成安全隐患,相关部门不重视维修工作,加之农民在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所以用户端低压线路损电量大得不到解决。
2 降低低压线损的措施
2.1 降低低压线损的措施
2.1.1 改革农村用电管理体制,电力企业不定期地进行用电检查,开通举报电话。实行抄表轮片制,杜绝人为因数,降低管理线损。
2.1.2 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职工的企业主人翁精神,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和管理经验。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企业利益与自身密不可分,降损工作就有了实施的基础。
2.1.3 完善线损指标管理,实行线损管理动态考核,对降低线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低压线损指标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应对台区低压线损进行理论计算。依据上年线损完成情况与理论线损计算结果,预测今年台区负荷发展情况,科学地制定本年度低压线损指标。并在实施过程中,每一季度进行修正,使线损指标更加合理,更加便于操作考核。
2.1.4 结合标准化台区建设,完善各项用电指标管理。供电所指标管理应包括低压线路的理论线损指标,管理线损指标及综合损失指标;低压电压合格率以及电能表的校验轮换率指标;补偿电容器投运率指标;电能表实抄率,电费核算差错率等。这些指标制定要科学,并层层分解落实,确保线损率的降低。
2.1.5 同时加大线损考核力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改革绩效考核模式,低压线损考核办法,把工作成绩与奖金挂钩,重奖重罚,严格兑现,促使其加强管理,降低线损。
2.1.6 开展线损分析。
a.电能平衡分析。就是对供电量与售电量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发现电能偏差,使计量装置保持正常运行。
b.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对比分析。通过对比,能看出管理上差距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c.与历史同期比较分析。用电负荷与季节变化有较紧密的关系,与历史同期的线损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
d.与平均水平(累计线损率)比较分析。一个连续较长时间的线损平均水平,能够反映线损的实际情况。
通过与这个水平比较,就能发现当时的线损是否正常。
2.1.7 全面加强营销精细化管理。
a.规范抄表时间。实行统一的抄表时间,可以减少因抄表时间差造成的线损波动,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月线损。
b.严格抄表管理。严格抄表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坚决杜绝估、漏、错抄。实行轮抄制度,抄表员每一季度或半年进行换台区抄表,减少人为抄表误差。
c.加强计量管理。对农村用电计量装置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台账,按时进行校验。推广使用电子式电能表,不定期进行用电计量装置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表计,减少计量误差引起的电能损耗。
d.加强用电检查。制定详细的用电检查计划,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用电普查和用电稽查。重点打击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并采用技术手段强化防窃电管理。加大用电宣传力度,使依法用电深入人心,形成依法用电的良好氛围。
e.以营销精细化管理为标准,强化基础资料建设与收集。加强线路和台区各参数的收集整理,确保数据准确及时,为制定台区线损指标提供可靠保证。
f.规范低压用电管理。制定临时用电制度,严格业扩管理流程,以及用电变更手续。不断完善农村用电管理,使农村用电规范化。
g.做好需求侧分析。对临时和季节性用电的设备进行统计,合理地进行负荷调整,保证配电变压器的经济高效运行。
2.2 降损的技术措施
2.2.1 改善电网结构。由于农村特殊地理环境,超供电半径供电,线路迂回供电,在农网改造后并没有全部解决。而电网结构对线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电网的规划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电源应设在负荷中心,线路由电源向周围辐射。农村由于住户分散,相隔较远,更要使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负荷的中心位置。合理布局,缩短供电半径,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0.4kV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0.5km。农村配电变压器设计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要求进行设置。
2.2.2 科学选择导线截面。增加导线截面会降低导线电阻,减少电能损耗和线路压降。但考虑到经济原因,在选择导线截面时,应按从线路首端到末端,从主干线到分支线由大到小的顺序选择阶梯型导线截面。低压主干线按最大工作电流选取导线截面,禁止使用单股、破股线。
2.2.3 及时调整三相负荷,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耗增加。每月不定期、多时段对配变三相负荷进行测量,对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超过允许值的配变,及时调整三相负荷。
2.2.4 因地制宜提高功率因数。
a.采用降低各变电、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改善其功率因数以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b.采用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根据目前农村台区现有状况,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在负荷大的线路上若干点并联补偿电容器进行补偿和在容量大的电动机上进行随机补偿。投资小,效果也较为明显。
2.2.5现在农村台区,机械式电能表还在继续使用,这相应增加了台区电能损耗。更换新型电子式高精度电能表,减少电能表的电能损耗,是电力企业今后计量的必选。定期开展夜间巡视线路,检查绝缘子和导线接头有无发热打火现象;定期登杆清扫,擦拭绝缘子上的污垢,防止绝缘子脏污、闪络,以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耗。
结语
在对低压线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线损网络的管理、加强对装置的管理工作、强化对基础的管理工作等措施对低压线损的质量进行改进,全面提升供电所的安全性,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韦仲滨.基于低压线损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21:201.
[2]姚丽珍.新形势下供电所低压线损管理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08:93.
[3]陈骅.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的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6,2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