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今企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生产设备对于电力能源稳定性的需求也在大幅度的上升,作为钢铁企业,大型设备的广泛应用和生产序列的紧密排布,这必须依靠电能质量的不断提高来予以满足。所以电力行业也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而在整个电力行业之中,变电站的变电运行又是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的重要模式,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伴随着变电站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在运行过程中所隐藏的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用电需求,而且也会增加电力行业的成本投入。为此,想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就需要做好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
1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规章制度混乱无章
首先电力部门很多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在安全生产方面有较多不足。再者,不少单位对标准化操作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工作都是仅靠员工的自我认知进行操作,缺乏安全保障体系,责任的划分也较为混乱。
1.2电力工作者能力的不足
电力工作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偏远地区更是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工程师,这就导致了很多在岗人员没有足够能力来面对电网中遇到的问题,甚至一些职工没有接受系统培训和实际考核就进行工作。同时由于工作强度高,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每一位员工都需要超负荷完成任务,这种工作模式加大了电网管理工作的难度。
1.3运行设备巡检不认真
设备巡检作为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日常工作之一,管理者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认真的进行巡检,且即时处理发现的问题。我国的变电运行设备维修以定期维修制度为主,这种制度能很好地防止和减少变电设备的突发故障,而且能预防隐蔽性故障,增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变电设备的巡检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在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时,设备巡检人员极易松懈麻痹、产生厌恶情感,可能忽视一些潜在的隐患,给用电带来很大不安全因素。另外,变电站的设备种类繁多,数量众多,且分布很不集中,以至于巡检的工作繁杂琐碎,并且会受到气候、环境、温度等外加因素的影响,对巡检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人的判断,难以有效的排除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在者,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用于电力上的新设备与日俱增,设备巡检人员的学习培训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也会对巡检任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1.4变电运行调度中存在的操作问题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的比较迅速,同时电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且也变得比较复杂。电网结构和规模的不断变化,为相关的电影院的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也为工作人员的店里检查工作增添了一定不必要的负担,这样一来会严重的延长电力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周期,甚至会为电力变电运行工作带来难以想象的风险影响。
2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法
2.1细化相应的工作内容
在每天完成两个班次之间的交接时,一定要做到时间准确、手续齐全、责任清楚,必须按照规定来完成交接。值班的工作人员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负的责任,必须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检修的工作人员必须完成自己的任务,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要了解变电工作管理的目的,变电工作管理不仅关系到经济方面的利益,更关系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危。为此,必须要在工作过程中,增加对值班的工作人员工作情况有一个总体的监控,所有变电站的管理者必须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将最近工作情况向上汇报到负责总体监控的部门,再由负责总体监控部门来完成最后的解析和处置,把正确结果回传到所有的变电站,完成整个上报与回传工作。
2.2促进考核评定的转型
为了增加和强化所有班次的工作人员自己主动的采用变电站变电管理模式的热情,生产企业可以适当的采用全新的工作人员考核评定制度,全面改变和革新绩效考察。让各个班次工作的考察更为合理,规范水平更加提高。细分考核的各个条款,具体落实考核的奖罚标准,严格规范所有员工的行为标准,为工作岗位的可靠性提供保障。在评定之前,要由各组提供有关评定报告;在评定过程中,由各组长出面对目前的情况作出讲解,评定组在依据各组的具体情况现场进行问答,按照讨论的结果再给予具体的评定。在精细化的管理条件下,用约束的方式来落实奖罚方法。以此种方式来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开展与推广。
2.3制订风险防范工作预案
在变电站全面建设的背景下,各类安全事故的产生势必会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威胁大众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以外,各种自然灾害也可能导致变电站变电运行面临巨大风险与威胁,比如地震、火灾、雷击作用力等,均可能导致变电站变电运行期间面临着设备损坏、杆塔倒塌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变电站运行期间必须高度重视对各种风险的处理工作,形成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各种危险要素,合理分配抢修人员,以尽可能控制损失,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处理,恢复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2.4构建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在变电站变电运行期间,结合实际需求制订一套规范且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规范变电运行各项操作,提高其运行质量与水平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的关键条款可以涵盖以下3个方面:(1)对变电站变电运维班组工作人员值班制度进行规范化建设。变电站运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值班人员必须重视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通过规范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值班制度的方式,在保障变电运维工作效率的同时,让员工能够展现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2)应当完善变电运维管理期间时间表记录工作,值班人员需要负责详细记录变电运行状态及工作时间等相关信息,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变电运行故障,对故障进行及时处置与完善。(3)需要完善与变电运行相契合的运行分析制度,根据变电自动化运行关键数据信息展开系统分析,以月度、季度为单位,获取变电站中关键设备阶段性的运行情况,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故障预防措施及方案。
2.5加强对工作者的技术培训
一是加强入职的审核机制,设置统一规范的考核途径和通过标准,禁止出现徇私走后门入职的情况。对于已经入职的员工,需要进行集体的培训,明确其责任和职能划分。二是对于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单独的业务培训,提升职业能力和效率。三是设置考核机制,实行月汇报总结制度,设置奖罚制度体系,对于不通过的员工进行惩罚,并且继续加强学习,确保员工都有较高的积极性和自动性。四是加强团队合作能力,使变电工作中不同岗位的员工可以联合协作,加强变电运行管理。
结论
在电力系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各类高压乃至超高压变电站的发展更加与时俱进。变电运行作为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系统的核心专业之一,其质量水平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变电管理作为一个较早兴起的专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与经验的不断积累,在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上均日趋完善。与此同时,电网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制度开始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为了积极应对变电站系统建设所提出的诸多挑战,就必须积极尝试引入全新的管理方法与模式,比如通过应用精细化管理方法,改进变电站变电运行模式,以提高变电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变电站建设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俊杰.试论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及其管理措施[J].化工管理,2018(6):159.
[2]祁天东.浅谈供电企业变电运行维护检修管理[J].商情,2018(9):129.
[3]杨波.变电运行管理巡检一体化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9(2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