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电力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快速的发展,对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本文阐述了电力设备运维管理的历史发展轨迹,分析了现阶段作为电力设备运维管理的主要方法———“状态检修”,并就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进行深度探析,进一步阐释了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安全运行;策略
引言
电力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利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时代性的变革,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加强电力设备的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随着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电力设备的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将会得到进一步保障,其应用前景更将进一步扩展。
1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的主要内容
1.1对电力设备原始数据进行搜集并进行寿命评估
电力设备运维管理需要对电力设备原始数据进行搜集并做好寿命评估工作,以此来对电力设备型号参数、结构参数及运行年限进行全方位了解,然后基于这些参数,通过估算来了解电力设备的应用寿命,为之后的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和检修提供数据支持。
1.2诊断和评估电力设备故障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电力设备运维管理需要严格诊断和评估电力设备故障问题,工作人员通过应用各种传感器,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参数进行获取和分析,例如获取物理量参数以及化学量参数等,然后对获取对参数进行分析处理,以此来对当前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判断,然后以此为依托来评估当前设备的安全性,分析电力设备的障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检修或者解决办法。
1.3制定电力设备检修措施
立足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相应地制定电力设备检修措施,制定相应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模式,然后据此结合检修方案对各个设备进行检修,做好记录分析工作,为之后的效果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
2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策略
2.1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主要意义
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的判断设备的使用情况,合理及时的安排设备的检修时间,把握设备的检修周期,准确的预测出设备的寿命。状态检修可以提高对设备进行检测并采集监测数据,然后按照数学模型进行科学分析,提出设备运行的状况,从而判断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状态检测可以收集在检测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某一具体指标数值,并将这些数值传递到处理中心,经过系统处理,可以把指标数值处理成为一种可视化的图案和模型,向决策者提供分析、判断的依据,从而来判断该设备是否需要维修等。状态检修与其他管理工作相联系,将监测得到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成功勾画出设备运行曲线图,判断得出设备状态趋势。
2.2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2.2.1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设备的落后,由于状态检修过程中监测、诊断和设备的先进化水平不高,导致设备状态数据不够精确,而且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由于风险意识不够高,且理论体系与实际探索有显著的差别,这样状态检修的科学化诊断分析的准确度也难以保障,仅仅依靠技术引进的状态检修往往在长期的工作中实效也会逐渐降低。
状态检修体系难以适应多变的工作,各个部门和行业相应的准备工作都略显仓促,只有相关的明文规定来执行,在流水线、标准化的要求下,难以适应各个地方不同的特殊环境,状态检修的深层研究与探索也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其状态检修的推进仍无法适应多变的工作需求。
2.2.2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具体措施
各个部门和行业要解放思想,从全局和整体来考虑状态检修,有效避免重要项目疏漏现象的发生。各个部门要在实践中逐步完成电力设备检修体系的革新,在不断探索中建立适合自己系统和行业的状态检修体系。同时,也应当改进技术层面的不足,研发部门要立足于世界先进技术和行业的前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快技术创新,开发出适合我国行业现状的技术系统,以问题为导向,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类问题,全面分析电力设备运行的状态曲线,制定专业化的风险评估机制,保证各个阶段都能良好运行。同步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的基础上,建设完备的故障分析数据库,提高状态检修的时效性,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引起停运,保证工作的稳定推进。
3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的措施
3.1“人才”欠缺及改进办法
电力设备运行的管理者及实际操作者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方面,他们既是参与者,又是工作的主导者,其管理方法的好坏与专业技能的高低都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我国目前电力设备的管理者只注重效益的好坏,缺乏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意识,也没有成熟的安全管理经验;实际操作者缺乏对一线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没有专业的安全运行技能,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及发展。为此,各电力相关单位应定期组织对设备管理人员及实际操作员的培训,尤其加强对一线操作员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提升设备安全运维的技术水平。可以设定中间岗,此岗位工作人员需要既具备管理的才能,又懂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弥补管理与技术存在“两张皮”情况的缺陷。可以通过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人员展开有针对性的培养,以提高人员的职业素质、管理水平及专业技能,为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做好人才保障。
3.2“设备”缺陷及提高措施
如果说“人才”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软件,那么电力设备自身的质量是电网安全运行的硬件条件。然而,据相关资料显示,部分基层供电或供电线路检修部门的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施工设备的质量合格率偏低,有些甚至从一开始出厂就是不合格设备,有些设备虽然出厂合格,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但是工作寿命较长,甚至已经达到报废年限与报废标准,但还用于正常的电力生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虽然有些企业对设备采购及报废有明确的规定,但却也是做表面文章,只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而已,给电力生产安全运行管理带来重大隐患。这些设备质量缺陷及管理制度缺陷都将造成电力设备的不安全运行。因此,为有效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不仅要严格把控电力设备的采购渠道,从源头上制止不安全设备投入生产,还要加强对其设备的检修,并建立设备质量检修考核体系,做到不合格设备坚决不可投入生产运行,以保障运行中电力设备的质量。同时,参与设备检修与维护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及较强的责任感,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不可随意缩减或更改检修项目,不漏项瞒报,对出现问题的缺陷设备及时维修或更换,保证设备自身能够安全运行,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
结语
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策略是保障电力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电力生产任务不断加重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强化日常运维的管理质量,全方位地保障运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电力设备运行的高效与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国金,李永春.浅析变电站变电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及注意要点[J].通讯世界,2018(21):105-106.
[2]范贺明.变电设备检修试验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农村电气化.2019(6):61.
[3]柳迎春,唐会生.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