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关于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因为自动化程度不够高、人为检修存在盲区、检修维护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而存在效率不高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需加强对运维检修中的重难点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策略
1配电系统运维检修的必要性分析
做好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工作,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配电网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解决。在城市建设中可能会存在工程破坏、人为损坏、电线被盗窃等问题。加上电线线路本身在早年设计规划时存在不合理之处,电力设备也存在质量问题,如果不定期检修就会加大发生故障的概率,不仅会降低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破坏整个配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出现温度过热、过负荷等问题。所以在日常检修中必须要全面仔细,才能降低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现阶段,我国在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安装和线路铺设、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影响配电系统稳定运行的不安全因素。为提高配电线路和电力设备的运行质量,就必须提高检修管理水平,严格按照检修制度定期做好对配电系统的维护检修,及时发现在运行中存在的异常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2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常见的故障类型
2.1主变压故障及110kV进线失压故障
地铁供电系统中,主变故障主要体现在瓦斯保护动作及主变差动跳闸方面,若出现进线试压故障,则发生一路110kV进线失压保护动作,如未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则会使主所35kV母联310开关自投,从而引发配电自动化故障。
2.2框架保护动作故障
框架保护动作是造成配电自动化故障的主要原因,其通常表现在电流型框架保护当中。框架泄露设备保护动作会使直流进线开关和交流进线开关出现跳闸的情况,但直流馈线开关不会跳闸,接触网通常借助直流母线达到跨区域供电的目的。同时,另外一个框架泄露保护动作,直流馈线开关、直流进线开关和整流变交流开关等均会出现跳闸现象,使配电自动化发生严重的故障,进而对系统供电情况产生较大影响。
2.3环网电缆故障
配电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环网故障十分常见,其对地铁运行状态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若出现该故障,则线路差动保护动作可直接跳闸。如发生故障电缆进线,则会使变电所35kV母线开关出现自投的问题,进而对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而且其也会直接影响地铁的运行状态。
3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的难点分析
3.1运维检修工作量庞大
配电网系统结构十分庞大,在历史规划设计上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之处,加上人们对电力需求量的增加导致电力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所以配电网支系更为庞大。在电网系统中又存在大量的电力设备,这些设备的质量、性能均不相同。在进行运维检修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出,但是现在配电中心开展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的人员并不充足,而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也容易出错。加上配电系统检修工期短,只能在有限停电的时间内开展检修,无法同一时间开展多个电力设备的检查,运维检修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3.2运维检修人员专业能力问题
首先,配电中心对配电系统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从事运维检修的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只能完成简单的常规性的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而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无法在有限时间内解决系统存在的故障。大部分检修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不够,安全意识较差,无法严格执行配电网的检修和维护管理工作,导致对配电系统的检修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也不能快速处理检修难点。
3.3人工检修存在盲点
采用人工方式对配电系统进行检查维修,虽然可以检测到大部分配电设备发热或温度过高的问题,但是因为配电系统大部分以户外架空线路为主,配电变压器与架空线路位置较高,所以常规性的人工红外成像仪检测是不能准确检测到高空线路故障问题的。这些因人工检修存在的盲点,导致配电系统检修盲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将增大发生电气事故的概率。所以如何加强对人工巡视和高处巡视盲区的检查是当前配电系统检修工作中的难点之一。
4提高配电系统运维检修效率和质量的建议措施
4.1提高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
从上述配电系统检修现状和难点问题来看,要想提升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水平,就必须要提高配电系统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采用自动化技术和相关设备,形成适合用在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中的智能化检修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下,可在线实时监测配电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进行自动化分析。不但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检修存在的盲点区域,而且自动化运维检修方式还提高了配电系统检修的质量,改善当前检修现状。具体来说,首先在故障发生率较大的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和智能检修管理系统相连,可对人工巡视盲区进行智能化监测。其次在重点配电线路及设备上安装测温元件和绝缘监测仪器等,并根据获得的数据分析异常情况,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再次,实现配电系统运维检修智能管理系统和配电生产系统、应急检修系统的联系,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并通过可视化系统对电力设备的抢修进行在线监控,可提高抢修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要结合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制度和标准要求完善管理系统的功能,解决因人工检修带来的问题。
4.2加强对重点部分的运维检修
配电系统重点部分包括架空线路、配电变压器以及各开关柜、控制柜内设备,这些重点部分也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同时也是运维检修中的重难点。为提前预防,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必须加强对重点部分的重点预防和检查维修。
首先对于雷电故障多发区域要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可以通过设置避雷器、避雷线等措施来提升架空线路预防雷击的能力。并做好对近几年配电系统故障发生率较高线路的分析,然后对日常运维中比较薄弱的设备以及防护能力较差、防火漏洞和线路接头过多的线路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各个转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做好检查,定期对配电室和各开关柜做好除湿、防火防水等工作,采用红外测温仪加强对架空线路和变压器的检查,并记录好相关数据。对重点工程周围的配电线路及其基础设施做好检查和防护,避免因道路工程等盲目开挖引起地下配电线路的损坏。此外,在对各线路和电力设备检修时,要加强对电缆接头、开关柜内断路器触头过热、绝缘差或有缺陷的绝缘件的检修。对已超过使用年限的配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并做好对各开关柜和控制柜中除湿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已经损坏的设备。此外应重点清楚线路周围的障碍物,排除因树枝等障碍物接触线路造成线路短路。在故障检修和排查工作彻底结束后要及时做好对开关柜内杂物的清理,以防出现新的故障问题。
结论
当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主流,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内容。又因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故障率较高。对此,人员需采取有效措施,针对故障类型及时解除故障,以促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何江华.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运维及管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6).
[2]侯跃.浅析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模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