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张欣彤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6期   作者:张欣彤
[导读] 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技术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摘要: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也进一步有效配备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由此使电力系统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改良,使其运行效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电能。要想使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性能得到更显著的提升,就需要进一步落实好相对应的实现技术,注意应用的手段和方式的合理性,以此确保整个电力系统更加良性运行。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技术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升,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需要更加良好的电能,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充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从根本上有效降低故障的发生几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确保电力系统配电网实现自动化,确保各类自动化实现技术得到充分加强,积极有效的应用各种类型的新型技术,使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1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简述
电力系统所涉及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流程主要体现在:首先利用发动机把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成为电能,然后通过变电系统把低压电转变成为高压电进行输送,然后再进一步把输送到位的电流进行二次变电,以此确保高压电转变成为低压电,最后经由配电系统把电能向相关的用户进行分配,用户通过相对应的用电设备来更有效的利用电能,把电能转化成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因为发电的场所和用户的距离都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而且从整体情况来看,用户特别分散,所以无法同时确保电力系统的各项功能得到有效实现。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有效利用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确保电力系统能够自动化的控制各个环节,以此充分确保电能能够在生产、运输等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呈现出应有的效能和价值。
2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分析
2.1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当前,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过程中,最为常用而且高效的监测技术就是自动化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充分确保对于整体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与此同时针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软件开发、程序编写、数据分析等相关内容也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在当前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电力企业的认可和欢迎,因此所呈现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有优势越来越显著。与传统的控制技术进行对比,能够充分看出,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它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更强,而且具备主动控制功能,可以结合编写的程序全面监测数据库内的所有数据。
2.2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指利用现场总线的布置,充分连接控制中心和电力系统的相关设备和装置,这样能够构成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整全面的通信系统,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实现对电力系统线路及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管理。传统的线路连接主要是结合设备的分布情况进行分别的布置,因此电子系统当中的相关设备连接情况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内部线路的分布方面十分复杂,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性的对电子系统各项设备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如此一来,无法呈现出应有的应用管理效果,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损坏整体线路和设备。我国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以后,从根本上有效确保不同线路在连接的过程中能够连接到不同的设备,从而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这样能够使传统控制方式的弊端得到充分的弥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电力系统的设备管理效率,因此,得到了我国众多电力企业的认可。


2.3光互连技术
光互连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领域,它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统一化的管理,电力系统中的机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就包括继电保护装置,如果电力系统的电流过载或者电压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会自动开启保护措施,将电路暂时断开,防止设备或者线路受到损坏。继电保护装置能够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最为基本的保障,如果机电保护装置出现了一定的故障,就会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也会造成破坏,更有甚者,极有可能导致相关方面的安全事故。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对于机电保护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是至关重要的。而有效利用光互连技术,能够及时有效的利用软件程序和信号传输系统,及时有效的监控程序运行状况和信号传输质量等等,由此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监测,从根本上有效预防相关问题出现。
2.4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电网建设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电力生产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为了促进电网系统的稳定发展和进步,需要仔细的分析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做到对变电站的充分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高度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系统运行的时候,由电缆、光纤替代了电力信号,所以,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若是电力系统的运行受阻,必须要准确的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到具体的阻碍电力系统运行发展的问题,正确在第一时间之内解决问题,避免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同时要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变电站的运行和监控质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应用,使其技术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需要对输电线路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效的研究。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变电站的支持,变电站的质量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质量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依赖变电站,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肯定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变电站的运行质量也会不断地提高。
2.5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计算机技术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技术就是信息管理技术,此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体现出至关重要的智能化自动化应用优势。当前,自动化信息管理技术和电力系统进一步充分融合,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样能够更有效的进行电网的运行控制,而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二者的融合,可以更好的对电网的运行控制,从而促进电网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讨,我们能够充分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充分确保电网自动化能够有效实现。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充分掌握相关方面的自动化实现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落实系统的作用。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充分掌握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原理以及发展情况等等,以此使其电网自动化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晖.GPRS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监控系统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6.58-60.
[2]卢健.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5,09:279-281.
[3]陈勇.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传播,2015(24).125-127.
[4]寇世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6(02).33-35.
[5]杨阜,何瑕妮.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3):154.
[6]孙竹梅.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5(9):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