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研究马青苗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6期   作者:马青苗
[导读] 要想使得电力管理系统的质量更加,那么也就应当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具体过程当中,因为这两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摘要: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持续化发展的今天,电力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在整项建设过程中表现的越来越突出,正是因为如此,也就使得有关人员在展开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得电力管理系统构建的质量上升到更高水平,如此才能使得电网建设更加高质量,从而满足社会大众基本的用电需求。要想使得电力管理系统的质量更加,那么也就应当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具体过程当中,因为这两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电力信息技术;电网运行;应用
        1电力信息技术的概述
        电力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兴产物,具有较为先进的功能,电力信息化就是指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使用,是电力企业在进行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等各个环节中对信息技术应用全过程的总称,促进了电力企业由传统化工业向高度集约化和高度知识化工业的转变,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中运用可以给企业提升工作效率、赢得竞争优势,在电网的运行中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在配电环节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人工完善一些难以发现的细节问题,从而去确保电网总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2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对于电力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涨,电力系统自动化分析成为了我国电力行业重点研究的课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电力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配电网络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电力自动自动化三个部分。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每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满足多个环节中信息交换和传输的需求,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经日趋成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对电力系统网络进行智能化控制。但是由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在使用期间容易受到其他类型设备的影响,并且在检修的过程中或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引入电子信息技术,就能够对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其中的故障,进行预防和排除,以此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因此,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研究成为了我国当代电力系统的研究重点。
        3关于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具体应用
        3.1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应用
        从本质上来说,实现智能化调度,其实就是电网调度的最终目标。这里所说的“智能化调度”,其实就是指:建立起一个区域范围内同步信息的紧急控制和网络保护一体化的新技术、新概念的具备协同电力保护系统元件的具有多道安全防线的新型防御体系。实现智能化调度的目的,其实就是当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某些突发情况时,可以自动进行决策指挥。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故障问题的影响。因此,从这这个角度来看,实现智能化调度也就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电力信息技术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除此之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相对于传统的调度工作来说,基于电力信息技术的智能调度工作在优化调度、控制电能以及处理应急事件等方面,都具有着更大的优势。无论是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方面,还是在提高电网调度工作效率方面,这种智能化的调度都更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3.2在电网管理方面的应用
        从本质上来说,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管理中的应用,其实指的就是通过相关的电力信息技术来收集相关设备的电力信息,然后进行处理和传送,实现对电网运行情况的管理,以此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如今,在信息化的时代中,某些电力企业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网工作的效益和效率,便借助电力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建立起专门的电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统一管理。这一系统在实际情况中的功能,包括对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处理等,可以对所有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统一、规划的管理,并且还可以规范信息数据的格式,便于各个部门都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之后,再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就可以确保各个部门、各个区域的管理人员都可以实时掌握到整个电网中所有线路的运行情况,从而更好地解决各个部门的数据共享问题。这样一来,也就能够大大地提高数据信息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除此之外,由于互联网技术是可以将企业的所有工作内容有效连接的,所以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电网管理时,就应该强化网络的安全性,防止病毒、恶意攻击等对电网造成的损害。总而言之,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使得管理人员更及时、全面地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从而实现统一管理和控制。这样一来,也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网的反应程度。
        3.3电力设备中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设备中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指通过对整合发电站和变电站中的所有设备进行优化和完善,促进信息模型的统一形成,对电力设备进行一种自动化的建设。通过在电力设备中对电力信息技术合理有效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在电力设备管理和工作的复杂工程,还能保障发电站和变电站的安全性得到较大的提升,而电力信息技术在变电站中的运用主要从以下三个形式中体现:
        3.3.1分层式
        通过对分层式电力信息化的技术运用,可以完全控制软件管理和全面控制硬件管理,对复杂的系统管理进行有效的简化,给主机的运行减轻了压力。分层式就是经过塑形结构对电力信息系统进行分成,主要分为设备层、单元层和变电站、发电站等不同的三种层次,然后对不同单元层次的软件和硬件进行处理,单元层是三种层次的中间层,主要是对通过局域网来对设备的工作单元进行管理,设备层作为第三层,主要是管理个维护单独的硬件设备,通过这种分层式的管理可以有效的确保每一个工作单元的稳定运行,确保变电站运行的安全。
        3.3.2分布式
        分布式的管理是利用多台计算机对发电站、和变电站进行自动化的系统分配,进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后,再把信息数据提供给主机进行深度的处理,这种分布式的运行方式虽然有利于对系统经进行拓展和维护,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由于每一个机器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不同,经过多台计算机对数据记行分析处理,有可能会对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
        3.3.3集中式
        集中式的运行方式的实时性较强,对信息的统一管理和采集有着较大的便利,集中式主要是用一个中央处理器来对变电站获取的数字量、模拟量和开关量等信息数据通过处理器来进行集中的计算和处理,可以有效的实行对自动化设备的监控和保护,这种集中式的运行方式在有着一定便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种处理方式对主机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数据的过于集中处理会对中央处理器带来极大的压力。
        结束语: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信息管理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在电网的运行和调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电力改革的背景下,应该充分的重视对电力信息技术的运用,发挥电力信息技术的有效作用,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同时,相关的电网部门应该不断强化电网运行中电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让电力信息技术为电网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迎军.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2):49-50.
        [2]郑晓唯.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04):127+129.
        [3]林江明.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0(19):236.
        [4]林辉.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4,31(05):102-103.
        [5]赵静.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3):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