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6期   作者:刘创 邵鹏程 刘露
[导读]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就为电力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就为电力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在配电网建设过程中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供电安全性以及供电质量,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电力企业还要加强对智能配电网技术的研究力度,在配网规划工作中积极采用智能化技术,借此来提升自身的电力服务水平,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配电网规划;配电网
引言
    配电网的运行涉及多种技术的支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化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在智能化技术普及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技术应运而生。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的供电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更加安全稳定,因此,全面实现智能配电网是时代所需,同时也是配电技术获得突破发展的基础。
1、智能配电网概述
智能配电网有着覆盖面广以及技术性强的特点,集成了网络、控制、电子信息技术等多项技术,对于配电网供电安全性跟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我国的电力行业内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智能配电网技术中,用户们还可以直接参与到用电监督管理工作中,并能够及时查看自己的用电情况,促进电网的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外,通过智能配电网系统的构建,能够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之后依旧保持正常供电,确保电网的运行可靠性。
2、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建设水平过于落后
目前,我国在配电网建设工作中依旧存在建设水平比较落后的问题。此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区域内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很多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依旧存在有智能配电网建设滞后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用户们的用电体验,对于当地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会产生非常大的阻碍。
2.2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要想充分发挥出智能配电网的应用质量,就需要电力企业能够在结合了当地用电需求基础上,做好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工作。但是一些电力企业在电力运营过程中还存在有配电网管理欠缺科学性的问题,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无法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了电能损耗严重、电网负荷过大以及用电故障频发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广大用户们的用电需求,对于电网后续的维修工作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3、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当中的具体应用
3.1分布式发电技术
分布式发电技术指的是将用户所在地作为中心,随后在该居民点周围建设可以自发自用的发电设施,或者一些新能源发电设备,从而满足该区域居民们的具体用电需求。通过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各种发电设施还可以在用户们实际需求基础上,来进行自身电能供给量的适当调整,从而获得自给自足的供电效果。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均属于分布式发电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电机或者变流器等设置,还可以将这些能源所产生的电能跟城市配电网连接成一个主体,满足城市各个地区居民们的用电需求。较之于传统的发电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还拥有非常多的应用优势,其能够在减少电能务工消耗基础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具备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分布式发电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有随机性大以及技术成本高的缺点,也就需要相关电力技术人员能够加强技术改进工作,进行统一规范技术标准的合理制定,充分发挥出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效果。分布式发电技术应用情况。


3.2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基于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环保事业所做出的努力,未来的发展重心会主要放在新能源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目前无论是在国内外都取得很好的发展。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能源包括甲醇、电能等,对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新能源汽车在降低环保事业压力方面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因此,国家也就新能源汽车的管理与发展问题相继出台了各种技术规范与规定,根据各地政府对推广新能源汽车所作出的努力,在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的同时,也反映出了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相对大型的移动储能设备,这种汽车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配电网削峰填谷的目标。由此看出,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电动汽车充换电项目在配电网规划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在智能配电网中应用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需要注意预防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对配电网稳定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严格执行我国的规范标准,要将滤波设备安装在电动汽车的交换电中,进一步保障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同时也提升了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性能。
3.3配电网参数量测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在现阶段,配电网参数量测技术作为智能配电网中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为促进配电网中相关信息数据的转换奠定了基础条件,同时也为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提供了便利,这不仅减少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同时也有效地提升其工作效率。配电网参数量测技术可以灵活地对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量测与统计,并通过转换配电网中的规划数据的方式,最终将这些规划数据反馈给电力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在接收到这些规划数据之后就可以做出下一步的配电操作。此外,通过了解并实时掌握配电网络内部的数字信息数据,同时准确地判断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能够及时排查出存在于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隐患,配电网参数量测技术能够预防规划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良问题,包括部分地区漏电、不法分子窃电等问题。配电网参数量测技术还能够精准地判断用电单位的具体用电量,继而准确地计算出具体的电费,进一步促进了电费计算精准程度。过去电力企业所使用的传统配电网,其在计算用户实际用电量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电磁表的方式,面对人们对用电量的急剧增加,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智能配电网的实际需求。
3.4智能自动化技术
智能自动化对于电网运行极为关键,该技术应用成效很高,主要借助计算机等技术来处理信息,为操作人员减轻操作压力。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结合电网实际建立起自动化的主站与子站。该项技术仍处于持续完善的状态,比如智能预警功能便能够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在配电时采集相应的信息,并对记录进行检测。若运行存在故障,该功能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并且发出警报,相关人员便可结合故障信息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此外,智能自动化还涉及到远程监控等功能,上述功能可以有效把控电网运行可能的损失,强化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可持续”逐步成为当今时代主题。对于电力行业而言需要紧跟时代和行业趋势,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手段切实优化配电网规划,积极推动智能配电网融入规划当中。电力企业需要明确智能配电网当前应用状况,从智能自动化、参数量测、分布式能源发电以及电动契合充换电等方面总结技术应用,积极推进技术研发,为确保电网高效运行和用户用电安全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军.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8):221-222.
[2]宋天舒,王彦博,郑玉岩,张加深.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需求与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02):59-61.
[3]杜梓坚.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运用之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02):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