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网是我国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电力网络结构逐渐完善,但是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大,配电网工程技术问题日渐突出,在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为全面提升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必需从施工单位管控、安全管控、安全监督检查等方面下功夫,加大工作力度,筑牢安全基础,坚决遏制事故苗头,维护企业安全平稳局面。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安全
1、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材料选用不当
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否全面、科学选用材料,均和工程整体建设水平与后期使用情况相关。既往部分配电工程建设期间,选购材料时因为资金配置不科学、管理力度较薄弱等,造成部分材料性能、质量不符合配电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影响配电工程建设质量、工
期,增加成本投入。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遗漏。部分施工单位一味追求施工进度、经济效益,忽略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培训,致使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发生,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1.2缺乏专业化管理队伍
例如,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分工不明确,不能够保证严格按照分工各尽其责。在人员配备方面也存在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环节管理不到位,管理错位等较多的问题。施工方案不明确。部分工程建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各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不够畅通,同时由于自然条件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各单位之间的工作沟通协调,方案的调整都比较滞后,施工人员凭借经验施工,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和施工安全隐患的同时存在。
2、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措施
2.1加强施工单位管控
(1)建立施工单位档案管理制度
一是业主项目部要收集所有施工单位相关资质情况以及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并对相关执业资格证书进行验证后登记建档。二是建立施工单位档案信息审核、变更制度,确保信息动态更新、准确无误,及时掌握所有施工单位、施工队伍、施工人员信息,从而杜绝无资质、借资质和没有实际作业能力的“皮包”“空壳”单位参加工程建设。
(2)强化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技能水平
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关系到工程能否安全实施,做好安全教育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达到安全生产和防止伤亡事故的重要工作。只有所有施工人员提高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技术知识,强化了“自我防护”能力,才会实现安全生产。对特种作业的人员如登高、起重、焊接、机械等必须实行专业的操作培训和安全教育,施工人员工作岗位调整后必须进行新岗位安全教育。重点组织学习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培训来确保作业人员真正具备安全作业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3)积极推进“安全示范施工项目部”建设
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示范施工项目部”评选,通过加积分奖励制、增加施工任务份额等激励措施,引导施工项目部积极参与“安全示范施工项目部”建设。业主项目部人员采取对口负责制,指导、帮助施工单位开展“安全示范施工项目部”建设,规范、材料、工具、资料管理,组织各施工队伍开展交流活动,提升安全效率和工艺水平。通过“安全示范施工项目部”建设活动,实现培育核心施工队伍的目标,进一步挖掘施工单位潜力,有利于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安全、高速、高质地开展。
2.2加强安全管控
2.2.1开展《配电网工程安全责任清单》工作
一是制定《配电网工程安全责任清单》,明确各方的安全职责,组织施工单进行培训宣贯。二是结合党建工作,将各个项目部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人,确保人员履职到位。
三是各个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对责任清单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检查,对履职不到位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
2.2.2加强项目部安全管理履职
一是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对施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督促施工项目部配足人员和必备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完善安全管理台账,并按要求组织安全培训。对管理不到位的施工项目部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有分析、有考核、有防范措施地形成闭环管理。二是认真组织运维单位和施工项目部开展勘察,确保安全交底、风险评估到位。对施工项目部施工方案、施工“三措”进行审核,确保“三措”中安全措施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履行交底及签字确认流程,确保每位作业的人员都熟悉本岗位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三是要开展标准化作业,积极推广机械化、装配式施工,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先进施工工器具,提升施工作业安全水平。
2.2.3落实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一是严格审核施工人员的资质条件。对配电网施工的关键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建档立卡,确保所有人员实际资质与档案信息一致,杜绝项目经理同时担任多个项目负责人,确保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经施工单位正式发文任用。二是严格审核施工人员。对各类施工人员的体检结果、保险、安规考试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核,未经业主项目部审批的人员不得进入作业。
2.2.4积极创新安全管控手段
落实电网公司《生产作业安全管控标准化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将6S管理理念充分应用于作业,在作业面合适的全面推行“六标工作法”,即:工序流程标准化、风险管控标准化、作业文本标准化、安措设置标准化、文明施工标准化、个人行为标准化。为确保施工单位贯彻执行,项目部要实行工程管理专责制,每个工程管理员负责一个施工单位。工程管理员对施工单位的工作票卡审核签发、作业信息发布、停送电联系、把关及6S管理负责,每个作业同进同出、同责同罚。督促施工单位作业前准备更加充分,作业行为更加文明规范,促进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3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2.3.1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常态机制
以施工为重点,采取安监部、业主项目部、设备运维单位、工程管理员四层稽查,属地及安全管理分部助督查的方式,做到施工全覆盖。一是安全监督实施要有计划性。根据每周周计划,确定每周重点安全监督检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化安全监督检查。二是作业文本实行报审制。落实大型复杂工程“三措一案”报审制度,对其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安全把关。三是强化计划和作业信息管理。所有配电网改造施工计划都必须纳入周计划、日早会管控。
2.3.2落实安全奖惩制度
一是细化奖惩制度,坚持制度执行首要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防止有制度不执行或者制度执行不到位、搞变通,依据施工合同制定《配电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量化考核。二是严格按照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考核,采用对责任单位进行约谈、通报、参加学习、现金考核等考核措施。三是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坚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深入查找原因,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对于敷衍塞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律从严从重处理,对发现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员工,给予表彰奖励,激励引导全体员工踏实做好安全工作。
3、结束语
本文对加强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进行了阐述,通过持续推进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切实加强施工单位电力工程技术管控、落实安全履职监督检查、及时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现状的防范措施,并形成长效管控机制。全面提升配电网建设安全管控水平,保障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顺利进行,对实现个人、企业、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锐锋,卢飞.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4):141-142.
[2]周丽娟.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