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供电所营销服务管理水平的思路林少惠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6期   作者:林少惠
[导读] 当前供电所营销服务具有多样性,这就给营销服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探析提高供电所营销服务管理水平的思路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电力行业在经济与科技的双重推动下,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供电所需要有更高标准要求、服务水平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供电所实质上属于电力商品销售的经营性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将营销服务管理作为重点内容。当前供电所营销服务具有多样性,这就给营销服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探析提高供电所营销服务管理水平的思路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供电所;营销服务;管理水平
        1我国电力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1电力营销意识不足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电力企业无需进行营销,只需根据区域内的常规用电需求进行配置即可,此种电力管理模式显然无法契合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与发展属性,并导致部分员工电力营销意识不足,没有形成相应的服务意识,无法推动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改革。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力企业同样要面对动态的市场环境与行业竞争压力,电力企业职工缺乏足够的营销意识,将会导致企业发展与电力营销服务水平滞后于行业的发展。
        1.2电力营销手段滞后
        电力营销过程中,用电户为电力企业服务与营销的主体对象,需要电力企业职工建立主动服务的营销意识。但由于电力企业职工电力营销与服务意识的不足,导致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仅是被动的等待用电户“上门”进行口头营销,营销手段十分滞后,营销理念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传统被动式的营销方法取得的营销效果极为有限,无法深层挖掘潜在的用电户,电力营销市场开拓不足。
        1.3技术支持具有滞后性
        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供应在人们日常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用电人数的增加,电网的建设规模、数量得到显著的提升。电力与其他商品不同,在营销电力时,需要借助电网对电力进行交换,在交换结束后获取一定的价值。我国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营销模式,信息化技术与大数据建设力度不足,不仅降低整体的工作效率,工作的准确度也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影响工作质量,需要增加信息化技术的建设与支持。
        1.4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调查当地几家供电所发现,营销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以拿固定工资为主,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较低,营销思想、营销知识、营销技能与当今的服务管理需求相脱节,导致在供电所营销服务管理中,服务水平低下、工作漏洞较多。除此之外,供电所的工作强度大、内容多、薪资待遇少,从而降低营销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
        2提高供电所营销服务管理水平的策略
        2.1加强对营销服务管理的重视
        供电所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服务意识,转变经营观念,现阶段我国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供电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使得客户可以放心购买企业的产品,当前可以应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扩充服务内容,增强服务意识,最大化地满足客户以及市场的需求。
        2.2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供电所需要加大的科技投入力度,使得供电所营销服务管理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在大数据的时代,要高效处理海量的电力数据信息,需要在传统人工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对数据处理系统以及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引进,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在引进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供电所需要以自身发展情况为基础,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引进,避免重复开发、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使营销管理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沦为形式化。


        2.3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
        供电所的营销人员是实施营销服务管理的主体,供电所营销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有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营销人员作为支持,当前供电所可以通过招聘、培训两大途径提升营销人员的综合素养。在招聘的过程中,需要聘用服务意识强、专业水平高的营销人员,使其在入职后,可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在培训环节需要以正确的服务态度、服务理念、服务技巧等作为主要内容,并且在培训后要建立绩效考核主动,使得营销人员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为了留住人员,企业也要适当提高工资待遇。
        2.4端正态度,为客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供电企业的多渠道运营模式下,营业厅营销人员的能力影响营销质量,所以面对未来市场,需要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转变态度,落实“以客户为需求为核心”的护理服务导向模式,以客户需求作为工作中心,确保各项护理行为都能得到客户的认可。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营销人员应该根据用户需求来转变服务模式,例如与客户之间建立微信联系,客户任何有关电力的疑问都能通过微信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而工作人员也能通过这种方法来了解客户需求的差异,实现针对性服务。同时,还需要改进营业厅营销人员的服务态度,在原有激励机制中添加用户评价模块,对于工作中表现优异,且无客户投诉的工作人员进行加嘉奖;而工作人员的投诉过多,在查明之后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惩处。除此之外,服务人员首先应做到“主动关怀”,尤其是面对情绪焦急客户,服务人员更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与态度,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来改进服务模式。例如大厅内的等待客户数量较多,需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避免客户在大厅内等待时间过长。
        2.5依托大数据实现针对性营销服务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大数据技术在供电营销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渠道到运营模式的构建奠定必要基础。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根据电力企业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电力营销服务情况进行统计,判断针对性营销服务的新方向。例如,不同用户的营销缴费渠道是不同的,常见的缴费方法包括营业厅柜台收费、营业厅自主缴费、银行代扣缴费、电子化渠道缴费、银行转账等,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营销人员能够了解客户的缴费习惯,假设用户习惯于电子化渠道缴费,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微信提供链接,详细介绍电子化渠道缴费的基本信息,让用户能更好地完成电子化渠道缴费,因此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6信息化电力营销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人们对于电力营销服务水平与时效性有了更高的需求。为此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电力营销理念,将被动式的营销服务转化为主动式的信息化营销。为此保康县供电公司在电力营销改革过程中可以进行信息化改革,运用信息技术抓取及时性优势,收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成立保康县供电公司服务官方网站与手机APP。用电户可以直接通过保康县收集APP客户端及时的了解个人用电信息,并提出相应的服务需求,电力企业内部也可以直接借助APP进行在线客服沟通,提升电力企业供电营销的及时性,优化服务质量。
        应该注意的是保康县供电公司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电力营销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网络安全法》加强信息电力营销的安全性,并组织企业职工进行相关技术培训,落实《关于加强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营销专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通知》,加强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安全性。
        结论
        针对目前供电营销服务形式,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在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索多渠道运营新模式,并实现工作方法与工作理念的变革,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为客户提供更理想的供电营销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伟宁.供电营销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9(51):246-247.
        [2]王海滨.供电营销服务风险管控与分析[D].青岛:青岛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