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土保持措施对于提高和维护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水利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最后就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加强水土保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应用
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的工程技术也随养出现创新,使得机械电气化技术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减少建设的人工投入,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1水利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1.1点状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点状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是建设用时长、施工情况复杂、工程量非常大,施工的时间从几年到十几年都有可能,在这么长的时间之内非常容易受到当地气候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水土流失的防范重点是在施工的准备期之内,因为很多工程的施工地址大多数都是在偏僻的地方,交通非常不方便,场地非常狭窄,甚至还有一些是在山区。在准备期之内必须要做好疏通交通线路夯平场地的操作,完成这些操作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且难度非常大,如果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水土流失进行防治,就会对当地的生态圈造成严重的毁坏。水利工程项目包括水利淹没区、移民安置区和工程建设区,影响范围大,牵涉面广,生态圈遭受干扰的程度也较深,在施工的时候通常会对施工所征用的土地进行彻底平整和规划,其宗旨是为了改善施工条件,尽可能降低恶劣的环境带来的影响,但是如果这么做就会土地遭受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风险,表面覆盖的植被大量减少,同时在施工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废土,也会形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1.2 线状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输水工程渠道、灌溉工程线状水利工程的路线非常长,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不等,在如此长的路线上会涉及非常多种类的水文水质和地形地貌,比如峡谷、商地、丘陵和平原等,取料场、弃渣场非常分散,如此导致水土流失成长线分布,所要面临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防范起来更加困难。
2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
第一,水土保持可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尽可能的让工程项目规避被地质灾害损坏的概率。第二,水土保持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水土流失量,提升水利工程的效率,增加水库蓄水量,延长水库的使用周期和寿命,降低河流湖泊的淤泥堆积量。第三,可以让水文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次数大幅度减小,减少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在枯水期的时候可以提升土壤的入渗率,维持正常的供水,采取合理的措施,可以降低河流干流和主干道水量变化的范围,使整体流量趋于平稳,在雨水多的时候采取合理的措施,可以降低土壤的入渗量,防止洪水和洪涝灾害,降低洪峰高度,提升水库抗洪和防洪能力,水土保持可以提升水文质量,全方位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秉承和贯彻落实政府和施工单位制定的水土保持策略和方针,构建生态修复、治理和保护三道防线,水利工程建设应该遵从生态良好和生产发展的原则,形成结构合理功能性强防护工程体系,促进防护水土流失、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目的的实现。
3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加强水土保持
3.1强化机制, 加大投入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事,需要群策群力,人民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之下,联合环保部门共青团宣传部门联合举办水土保持周年纪念活动,力求活动多样性,让主题趋于丰富,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让全民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来,从根本上提升民众的重视程度,同时在纪念活动当中需要做好水利工程常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让民众了解水利工程,走近水利工程,揭开水利工程神秘的面纱,全方面的认识水土保护的重要性,提升环保和水土保护意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金,只有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够让水利工程得以顺利完工。但是由于政府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没有重视水利工程的投入,特别是在施工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政府机构倾向于降低水土保持资金的投入。本人认为在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确保项目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敦促业主缴纳水土流失治理费,对于不按规定缴纳治理费的业主依法不予立项。此外,还应该根据政府相关的水土保持政策方针,在项目建设的准备期要加强治理费的征收力度,把该项费用纳入到专款范围,防止贪污和挪作他用。同时还应该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机制,鼓励群策群力,全民参与,形成政府领导民众参与舆论监督的架构,提升宣传力度,面向社会招标,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资本机构参与到项目工程中来,实现社会闲置资金利用最大化。
3.2水利工程建设中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落实政府机构颁布的相关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提升领导重视程度,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引领民众意识,提升大众对水利工程的认识水平,贯彻落实和遵循工程项目与环保并驾齐驱的指导方针,力图建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水利工程架构,在项目施工的准备期需要做好项目的规划工作,勘探和调研当地的水文水质和地形地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来整理出建设思路,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施工方向和施工细节,在施工中尤其需要控制渣场数量,打通运输通道,在项目前期建设当中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施工单位需要注意保护水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制定的三同时制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水土保持同步进行,如此可以使得渣场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提升植被的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率,同时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地形地貌特点以及水文水质特点,做好水土保持计划,然后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在施工中需要做好截排水和临时拦挡的操作,提升对表面土壤的保护力度,此外还需要敦促施工企业根据原先设计好的水土保持方案来提升水土保持力度。监理人员需要做好本职工作。
4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应用,提高在施工建设质量的同时对水土保持进行有效的监控以及管理,强化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利用,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礼明.水利工程建设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9(20):202-203.
[2]金志强.研究水利工程建设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74.
[3]林品渊.水利工程建设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276-277.
[4]孙根火.水利工程建设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