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危害及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应用 庞君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庞君
[导读] 摘要:农药作为农田植物生长的必备品,不可避免地被用于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
        身份证号码:13010219781102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农药作为农田植物生长的必备品,不可避免地被用于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农药可以预防病虫害,以及调控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农业生产中植物农药残留量过多,这样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所以,为了环境的保护和公共卫生的维护,我们必须减少农药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资源去减少病虫害的危害。本文主要就农药给植物所带来的危害和绿色植物技术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着重论述绿色植物保护技术的主要用途和结果。
        关键词:农药危害;绿色植物保护技术;应用
        引言
        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重要,它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了植物的免疫和生产能力,但是农药使用的持续性越久,它的危害也显的越发明显。也正是因为如此,绿色植物保护技术才得以迅速发展,以绿色防控取代化学保护,这一方式不仅降低农药带来的危害,而且还保证了农作物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农药的许多不利因素
        1.1、农药对农作物的危害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在一者一些杂草产生效果,但是对农作物也带来了影响。害虫和杂草也会因此有了抗药性,这样就会使得有杂草和害虫大量繁殖,甚至使用农药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对农作物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1.2、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我们常说生态系统是平衡的,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但是他们都需要通过自然调节把生物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里即可。考虑到消除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导致一些生态平衡被破坏,即使在这一农田里的有害生物没有完全消灭,没有天然敌人的有害生物又会大量繁殖。而且农药的使用大量增加,可能会因水、空气、土壤等介质传递到其他地方,最后导致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1.3、农药对生物的影响
        虽然农药能清除害虫,但也会对有益生物造成危害,这也可能是由于土壤受到水的污染,使得长期生存的生物不适应突变的环境,从而打破了生态平衡,使得生物的免疫力大大降低,导致了生物的死亡。同时,有机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也会对其他生物造成损害,因为食物链会对其他生物造成一定影响,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失衡,农药年用量增加,甚至不适当的使用,会导致那些有害生物身体里产生很大的抗药性,如果有害生物的天敌再减少或者灭绝之后,害虫身体里的抗药性大大增强,会导致它们繁殖的速度更加快速,那么就会导致作物产量大大减少。有害生物的增加是农作物产量逐年降低的原因,而青蛙数量这几年也在不断减少,也是由于滥用农药所致的[1]。
        2、绿色植物保护技术
        “绿色植物保护”是指通过一系列环境保护手段同有害生物作斗争,比如采用物理方法、生物技术等绿色植物保护方法和技术,避免了农药污染的持续加重。因此,应大力提倡和采用环境友好型的植物保护方法,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减少有害生物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最后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植物的健康性。
        2、发展绿色植物保护措施
        2.1、改进农艺
        多研制出新型种子,在保护农作物的同时大大加强治理手段,如果想要使农作物产量丰富就必须创造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这种新型的调控手段不仅要保证植物的生长条件良好,同时也要保证食物链的完整性。作为研究此项目的专业部门,一定要积极开发和保证优质、高产、适应力强的品种,这将有助于保护绿色植物,大大推广这种方法以得到普遍应用[2]。 
        不断加强管理和防控治理手段。绿色植物保护技术更注重科学应用,而不是传统的化学治理。针对现在的化学管控手段,我们在此基础上应该有所进步和创新,最理想的状态是将环境无害发展的概念纳入日常应用中。

因为化学管控的方法对于预防害虫的实际效果方面是非常可行的,而且也有继续实行和发展的必要。在实践中要学会化学保护方法,我们必须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作为必须遵守的原则。
        促进加强新型农药的开发。农药不管对于任何生物来说,尤其是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农作物也提出了很多要求。所以我们在坚持绿色保护理念的同时,还应该要加强对农药的开发创新力度[3]。
        2.2、有害生物存在的意义
        在防治疾病和寄生虫的斗争中,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要彻底消灭有害生物是不可能的,即使使用更多的杀虫剂,可能或多或少还是会有有害生物。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正确的生态理念,在绿色植物保护过程中,合理看待有害生物的观念,从而确保了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从一种害虫对农作物只有不利影响观念转到其与农作物生产之间的关系上,只有当害虫能够生存下来,且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它们才会为各个生物创造一个发展空间,并最终防止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这将比使用农药产生更大的影响。
        2.3、合理化诱杀害虫
        一种是阳光杀虫灯,在田间的阳光可以作为不同种类有害生物的诱杀剂,比如水稻,蔬菜等。将阳光照射平均有效控制面积控制为零点六七平方米左右,二是性诱导诱杀。这是我国最为推广的一项控制害虫的绿色环保技术。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使用成熟的雌性杀虫剂释放信息素,一方面,降低了害虫的繁殖速度。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激素的含量少,雌性害虫得不到繁殖,从而无法完全实现消灭寄生虫的目标。在一些地方利用二化螟性诱剂,对水稻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平均控制面积在零点零六七平方米左右。三是粘虫板诱杀。这种诱杀方法具有改变颜色等特点,这种技术是简单而有效的害虫控制手段。通常使用的有黄色和蓝色的粘虫板。一般悬挂密度大概是一百五十到六百平方米/小时[4]。
        2.4、保护生态环境
        在消灭害虫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害虫无法完全消灭,如果有害生物完全消失,那么生态系统就不会继续平衡。只有通过三者之间相互制约,才能实现生态系统有效平衡的状态。而且有害生物的发展是有助于有用生物生存的,有害生物的存在使得有用生物的发展空间大大增加,减少了有害生物的繁殖基数,以尽量减少对有用生物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应该减少农药的使用,确保作物的健康发展。为了创造和谐平衡的环境,必须积极研究绿色植物保护技术,创造有利于有关农作物生存的条件,从而减少农药对人类身体的损害。农药的使用量也要减少,就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对人类的危险。
        2.5、防治方法
        在保护蔬菜方面,昆虫控制网络可以用来从谷仓中分离外来寄生虫、粉虱等,同时释放一些它们的天敌,如蜜蜂、瓢虫等。在防控害虫、鼠等时,可以栽种诱惑性的植物,以此来诱杀害虫。昆虫捕食者可以通过恢复植被和破坏昆虫栖息地来减少昆虫的密度和防止其传播[5]。
        结束语
        减少和改进农药使用是实现科学和预防控制的有效手段,在政府的支持下,专业性的服务组织作为主要执行机构,在实施植物检疫措施办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以建立小组为第一步,具体的市场服务组织和专门的单一统防统治作为一个商业中心。在农村地区的服务以及在农业生产的安全性方面,对病虫害、药品和绿色疾病进行科学预防和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璐琼.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J].种子科技,2018,36(09):99+107.
        [2]张壮志.试论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J].现代农业研究,2018(08):32-33.
        [3]热依汗•阿布都克依木.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4):68-69.
        [4]宋筱.新型农药的应用及绿色植保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18(03):49.
        [5]王怀彪.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探讨[J].山西农经,2017(2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