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施工技术研究 成旻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成旻
[导读] 摘要:本文以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技术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河道堤防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实际作用,分析坡式护岸、坝式护岸与墙式护岸等三种堤防护岸的常用形式,从工程施工程序、清基施工、加固堤段削坡土方、开挖土方、填塘与旧堤加固等几方面总结河道堤防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为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常州市水利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100
        摘要:本文以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技术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河道堤防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实际作用,分析坡式护岸、坝式护岸与墙式护岸等三种堤防护岸的常用形式,从工程施工程序、清基施工、加固堤段削坡土方、开挖土方、填塘与旧堤加固等几方面总结河道堤防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为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河道堤防施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河道堤防作业是确保其具有安全性与实用性的基础与关键所在,合理把控这一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提升河道堤防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才能达到水利工程建设对整体作业质量的标准要求。
        1 河道堤防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
        建设在河流、湖泊与水库防洪区周边的土堤或防洪墙被称为堤防,在当前的世界范围内,这种防洪措施应用最为广泛,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实践效果也较为显著。防止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堤防建设的根本目的,也避免其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完成河道堤防的建设作业后,一旦有洪水灾害发生,便可以利用堤防工程的防护措施控制洪水流入适当的河道内。由此可见,要想从根本上将洪水的流速加大,将洪水过道的纵向深度拓宽,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河道内的水流量,为后续的排沙泄洪工作提供方便。河道治理工作与堤防工程项目建设密切相关,在堤防建设施工阶段,要进一步增强河道的泄洪能力,一方面需要将堤坝加厚加高,另一方面需合理利用曲线切割、矫直与河道疏浚等各项措施,做好防堵阻水工作。要保障农业方面的安全生产,应科学利用堤防工程项目设施,为土地复垦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种植区域的生产条件,还可以有效拓宽农田耕地面积[1]。
        2 河道堤防护岸的常用形式
        2.1坡式护岸
        在河道堤防护岸建设中,其常见类型较多(如图1)。坡式护岸是一种应用普遍的覆盖式护岸,在摊铺过程中,主要以从上至下的模式展开,在对河道堤防予以保护时还可以应用堤角方式。在施工作业方面,坡式护岸的建设具有简单化的特点,在对河岸堤防的保护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应用此种护岸可以达到控制水流的效果、阻挡泥沙与碎石等多项河道内的物质,防止河岸在投入使用后受到自然因素的冲击与破坏。在当前的小型河道、湖泊堤防工程建设中,坡式护岸方式的应用最为常见,在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成效。
       
        图1:河道堤防护岸的常见类型
        2.2坝式护岸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坝式护岸具有控制并改变水流方向的功能,当河道内的水流流过时,其可以有效保护河道护岸,防止水流直接冲击到堤防护岸。若河道内的水流速度不快、或水面面积相对开阔,便是建设坝式护岸的最佳地点。在建设坝式护岸期间,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应在充分了解并掌握河道水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置护岸的不同形状,例如顶坝、顺坝与潜坝等,利用科学手段保护水流工程的河道堤防设施。
        2.3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属于陡坡式类型,其结构架设具有紧密型的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防水性能较为突出,可以良好地保护河道堤防,防止水流冲击甚至破坏水流工程的堤防设施。从当前大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情况来看,通常在建设墙式护岸时多选择水流较宽且水面较窄的小型河道,其主要原因是在建设墙体护岸时,一般将其设计为梯形墙体,有助于提高抵抗河道内水流冲击的能力,在应用时有效起到对河道堤防的保护作用[2]。一旦水流强烈冲击堤防,会严重破坏堤脚质量,从而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应用效果带来影响。
        3 河道堤防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3.1工程施工程序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河道堤防施工程序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质量,因此,在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阶段,负责人员应针对作业环境等实际的建设情况合理设置工程施工流程,为水利项目河道堤防建设的竣工效果提供基本保障。以对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合理把控为基础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科学利用放样技术,在工程规划的标准施工区域范围内,全面清理表层土壤,确保基层建设的作业质量。采用循环渐进的作业模式,为后续环节的施工提供便利条件,确保河道堤防设施建设满足水利工程对施工质量的标准要求。
        3.2清基施工
        清基施工是河道堤防项目建设的重点环节,清除原有堤坡中的各种杂物是这一作业环节的核心目的。在清基施工阶段,应合理控制清基厚度,一般在10-20cm即可,与此同时,要确保能够完全清理草坪、树根等各种废弃土质,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应用挖掘机等专用的机械设备,确保清基施工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
        3.3加固堤段削坡土方施工
        在水利工程河道堤防项目建设中,加固堤段削坡土方施工技术较为常见,合理把控该项作业技术的应用要点是关键所在。在开展这一环节的施工阶段,削坡应遵循从上到下的作业原则,将土方翻开并置于原有堤防上,在完成堤段加固与土方削坡作业后,应借助推土机等设备对施工区域范围内的土方进行摊平处理,确保土方摊铺的均匀性与平整性[3]。达到良好衔接原有堤防与新填土方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整体的建设质量。
        3.4开挖土方施工
        在开挖河道施工阶段,测量放样是一项重要的作业步骤,施工人员应合理布置控制网,保证土方开挖的轮廓边界精准有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开挖河道导流渠断面的方法包括两种,一是从导流渠的两侧入手,科学控制各项作业细节内容。二是从导流渠的中间向左右两侧同时开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应用第一种技术方法,在开完断面后可以保持其具有较好的呈现效果,而第二种方法可以大幅提升作业质量。施工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土方开挖模式。
        3.5填塘施工作业
        在进行填塘施工阶段,应预先做好准备工作,全面清洁处理作业区域环境,清除垃圾与杂草等影响作业的杂物,充分利用传统“凸”字形状模式的填料方式,在开展填料施工过程中,在水面高度基础上,控制填料高度超出其8m左右,若水面高度过高或过低,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酌情考量。
        3.6旧堤加固
        在旧堤加固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应预先清除旧堤表面上的残留物,对坡面部分进行松土,提高旧堤土料内的含水量,合理应用原有的河道堤防设施。
        总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降水量不断增长引发的洪水泛滥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要使得这一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是有效途径之一。河道堤防的建造可以对河流与湖泊的水流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避免洪水暴涨等现象的发生。要切实保障河道湖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应合理运用河道堤防施工技术,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军海.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9,16(23):195-196.
        [2]梁进宏.探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5):108-109.
        [3]崔振奇.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04):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