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地测量中的GPS技术的应用探析 蔡政秒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蔡政秒1 张玲2
[导读] 摘要: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一代精密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的建设,这是用在太空飞行的卫星不断发送地面广播一定频率和负载的一些特殊位置信息的一种无线电信号实现定位系统的定位测量。
        1.身份证号码:23212619860418xxxx;2.身份证号码:23010219790830xxxx
        摘要: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一代精密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的建设,这是用在太空飞行的卫星不断发送地面广播一定频率和负载的一些特殊位置信息的一种无线电信号实现定位系统的定位测量。本文对基于在地测量中的GPS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地测量;GPS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地测量从地面逐渐发展到空中。并且在GPS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地测量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测量方法,应用GPS技术来进行测量工作。GPS技术的应用逐渐改变大地测量的方式,为确保大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大地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对提升大地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GPS技术的基本定义
        GP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该技术主要是运用卫星设备进行定位。目前,GPS技术用于定位的支撑卫星不只一颗,通常是三到六颗。这些卫星均位于同步轨道,通常在地球赤道上方35900km的位置,操作频率是4000MHz,地面向卫星上传输为6000MHz。而且,这些卫星的分布基本都会遵循轨道规律,通常是在不同平面轨道上运行,从而全方位监测不同的定点。如果某一GPS技术系统有6颗卫星,其中,就有3颗卫星用于接收信号,另外3颗用来定位。
        2GPS技术在控制测量领域的工作原理
        在应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时,其具体应用原理和应用流程如下。1)通过GPS定位分析后,证明GPS绝对定位的定位精确度较低,所以在控制测量时一般采用相对定位技术,选择精确度较高的静态相对定位方式后,在控制网内选定已知坐标、精确度满足要求的地面控制点和GPS控制点,注意是每隔一段固定的距离设置一个GPS观测点,要求选择在稳定平坦地地方进行观测点布设,且须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在选点后应在坐标系图上标定位置并标记绘制点,然后再在观测站点上安装GPS接收机观测卫星信号,接收信号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确定基线两侧在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为了减少观测点布设和相位测量引起的误差,可利用载波波长精确度较高的优势进行相位观测,其应用原理是2个及其以上测站点,在同一时间段内可实现对相同卫星信号的同步观测量,大大降低了观测的误差。
        3GPS测绘技术的特点
        3.1检测结果比较精准
        和以前的测绘方法比,卫星定位系统有很高的精准度,我们可以有效减少工作时间。在以前进行测绘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误差也很大,但是卫星定位系统不但减少人力,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原来一周才能测量完成的结果,现在一天就可以完成了。卫星定位系统的广泛使用,加速了工程勘察的科技化革命,也极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在这种科技革命下,我们的工程勘测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3.2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地质测绘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各种定理区域进行全方位的测量和计算,同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测绘数据不准确,那么就很难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但是将GPS应用到地质测绘中,由于卫星系统和地面之间具有相对较远的距离,会有更加广阔的监测范围,即便是遇到地形比较复杂的区域,也能够全面分析和计算,解决了监测困难的问题。其次,GPS技术有效提升了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对信息传递的方式也能够满足测绘工作的需要,因此,信息的接收以及转换会节约很大的时间。在GPS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能不断地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使得地质测绘工作的效率更高。此外,GPS接收机的体积也越来越小,重量也更轻,方便工作人员的携带和操作,节省了搬运重大器械的时间和力量。


        4基于大地测量中的GPS技术的应用探析
        4.1应用在土地勘测
        我国在对土地勘测定界的过程中,一般是侧重土地征用,土地开发等建设工作的需要来确定土地范围的,然后准确的划定土地界限的范围和位置,详细的调查并标明土地的利用现状和利用价值,在计算出相应的用地范围和面积之后,给相关用地的部门或者企业提供审批和关于地籍管理的详细资料。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建设用地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保证,在详尽细致的调查比对之后,给土地的使用颁发合情合理的证件。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少部分分布在城市,其余的大部分都有在城市周边的乡村以及乡镇,根据国家对土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土地测量以及确定范围和界限必须采用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如果采用全站仪,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但是GPS监测技术可以很轻松的解决这些问题。
        4.2GPS运用在户外测绘
        在我们室外进行测绘工作的时候,选择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尽量降低数据的失误率,就需要合理地确定选择点。在设置选择点以前,我们要预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应急预案,还有注意检查设备的完整性。等把这些准备工作都完成的时候,再去确定设置选择点。现在用到的是,一般利用无线安装设备。这种技术和普通的测绘不一样,因为要依靠卫星定位系统。无线设备一般放置在在三脚架符号的顶部,精确地对准定位的正常点,把设备上方的所有气泡都要去掉。以防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可以提前固定装置,采取三角形形状。
        4.3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图例,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传统地形图绘制的任务量比较大,且测量难度比较高,从而降低了绘制工作效率,延长了图像绘制时间,无法确保测量精度。在地形图绘制过程中,合理应用GPS技术,可以有效处理传统测量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加强测量质量。现阶段,通过应用计算软件绘制地形图,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绘制难度。
        4.4采用RTK技术
        在测量地籍与房地产时,借助RTK技术,可以测量土地权界、地产图等,并实时把各种地理地区的位置研究出来,保障数据精度,且依靠GPS技术将之传送至GIS系统内,由此既可以更加精准地获得地籍与房地产图。虽然受到许多遮蔽地带的限制,借助全站仪、经纬仪等,同样可以完成细节测量。在测绘建设用地时,借助RTK技术,可以测量出区域内的界桩部位、土地应用权限等,经过计量用地面积,能够完成坐标直接放样。事实上,在GPS系统内,经过面积计算,对其加以分析也有显著的现实作用。比如转变一般解析法放样的繁琐性,促使建设用地地勘流程的简洁化。还能够动态测量土地的实际使用,利用GPS技术进行户外动态测量。比如,补测、平板器补测法,采用钢尺、直角坐标法等展开测绘。借助平板器补测法测绘交通范围更大地区时,其比较缓慢,测量效率不高。但是,利用GPS技术,在动态测量中可以保障其速度与精度,还有一定的节约性,真正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结束语
        GPS技术运用在大地测量的工作中具有定位精度高、操作简洁方便、布点较为灵活和适应性较强的特点。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提升了大地测量工作的效率,在大比例绘制地形图和公路的放线放样等工作中都有具体的应用。GPS技术应用在大地测量中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替代其他传统技术,逐步成为大地测量中的重要技术。
        参考文献
        [1]杨井辉.GPS网中已知点的兼容性检验[J]2019,45(02):198-199.
        [2]李显斌.GPS点校正方法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2018,27(12):74-76.
        [3]刘金联.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运用中的特点[J].科技资讯,2018,16(25):47+49.
        [4]朱英志.GPS-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3):39-40.
        [5]牟径宇.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技巧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18):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