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 刘燕敏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刘燕敏
[导读] 摘要: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对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河南省国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450048
        摘要: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对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建筑材料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材料;工程质量;混凝土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在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重视相关的风险挑战。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要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选择合格的建筑材料并进行合理使用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工作。
        1建筑材料引起的质量问题分析
        1.1胶凝材料
        凝胶材料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凝胶材料也就是常见的水泥,凝胶材料的主要作用是与水进行搅拌产生水化现象,再通过水化产物的硬化固化,凝结其他散料,最后形成有一定强度的整体。
        1.2水泥品种
        在工程建设当中对水泥品种进行选择时,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气候及工程施工性质成本等各项因素,水泥的品种型号种类多样,往往同一品种的水泥,可能会由于某些成分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性能,再进行水泥的品种选择时,如果选择不合格的水泥产品就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例如工程建设中出现抗干缩性能和抗冻性能低,早起强度低,容易起粉,受到侵蚀等各种问题。在对水泥进行选择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测定水泥中各类物质的含量,水泥的存放及养护工作也依据水泥品种不同会有差异,所以在工程材料采购中对水泥材料的选择要加强监管工作,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水泥体积的收缩,防止开裂现象的发生。
        1.3水泥细度
        水泥细度是指水泥中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颗粒的粗细会对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强度、需水量、水热化等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水泥的颗粒越细,其水化作用越强,凝结的速度更快,早期强度越高,但是如果水泥颗粒过细,则会增加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工程成本且容易和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造成化学反应,因此水泥不适宜存放时间过久。同时,水泥颗粒过细会导致水泥硬化时造成较大的收缩现象,对水泥的抗冻性能和耐久性都造成影响,所以对水泥的细度要进行严格的监管。
        1.4水泥的安定性
        在水泥浆体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的安定性。如果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就会造成水泥翘曲和开裂,对工程结构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威胁工程建设的安全。另外,水泥体积安定性较弱通常是由于熟料中包含的游离氧化钙和游离氧化镁或者石膏添加过多造成的,有理氧化钙和游离氧化镁在燃烧的状态时,其水化速度较慢,在水泥凝结硬化之后才进行水化,导致水泥体积膨胀出现开裂的情况。如果石膏掺杂过多,则水泥在硬化之后,石膏还会与固态的水化铝酸钙形成反应,导致水泥体积膨胀,引起水泥的开裂。
        2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2.1水灰比的影响
        水泥的水灰比对水泥浆的粘稠度有着决定作用,在用水量固定的情况下,水灰比较小时水泥浆则变稠,水泥的流动性较弱。如果增加水灰比,则会使水泥浆变稀,增强其流动性,但是会使水泥成分发生离析,严重影响混凝土材料的强度。
        2.2水泥用量的影响
        水泥的强度、耐久性和异性和成本等内容会影响到工程建设中水泥的用量。在对水泥用量的选择时要兼顾以上各项内容。如果水泥用量降低就会导致工程建设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混凝土粘聚性差,在施工中会出现离析现象,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耐久性弱,容易起粉翻砂。集料间的水泥浆润滑程度不够,会导致其流动性较差,混凝土觅食程度弱。但水泥的用量也不可过多,如果增加对水泥的用量,不仅会提高工程建设的成本,还会使混凝土在硬化之后收缩力增强,容易引起干缩裂缝等问题出现。


        3建筑材料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
        3.1避免温度影响造成的开裂
        在传统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选用早强型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其凝结硬化速度快,热量释放多。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对温度应力进行控制,将会造成水泥开裂的现象。所以在工程建设施工时,应优先选用低热水泥,可以通过降低水泥的用量,或者加入适当的其他材料,例如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现象。材料的水化热有着严格的温度控制,此外,有效地改善水泥的成分配比,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颗粒较大的骨料,这样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性质,同时减少水泥用量,避免混凝土的收缩裂缝问题。
        3.2避免碱集料反应而造成开裂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选择时,要优先选择安全的集料,通过化学法等选择无害的集料,如果在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选择活性集料时应使用低碱水泥,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由于碱性集料的反应造成混凝土的开裂现象。
        3.3掺入掺合料或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
        对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还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例如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能够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强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可以通过减少用水量来提高水泥强度,保持水泥的强度不变,同时可以节约水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引气剂,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过程中,可以引入均匀的微小气泡,这样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利用大量的矿物掺合料来配制混凝土,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开裂现象,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等。此外,加入适量的参合料可以避免碱性料发生反应,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能够有效的改善水泥早期开裂的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初期,需要在其表面进行洒水覆盖工作,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表面开裂。
        4加强建筑质量工程检测工作的管理措施
        4.1加大材料检验力度
        要对工程质量做好保障,需要有效的减少工程材料的质量问题,所以在对材料进行采购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好材料的检验工作,保障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的质量问题,从而保障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4.2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督工作
        现阶段一部分的工程检测机构为了增强企业利润,就会在工程质量检测中降低检测标准,但是这极大的危害了工程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所以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督工作,有效优化检测机构的工作技术水平,保障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3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中,需要严格控制检测设备的质量,提高检测设备的精确度及精准度满足实际需要。此外,由于检测仪器的频繁使用,需要相关人员做好检测仪器的养护维修工作,保障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检测仪器发生故障后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并检测能否正常运行,如果检测设备的精度等因素受到影响需要进行重新检测。此外,在检测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可以积极引用新技术与新工艺,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性,积极推广高水平的检测设备,推动检测技术能力与工程质量都能够得到提升。
        5结束语
        建筑材料的结构规格型号等各项因素对工程建筑的使用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建筑材料的各种成分及配比也会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作用。所以相关单位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采购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工程材料的质量,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推动建筑工程能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兆基,王占军.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08(4).
        [2]杨玉连,闵宏.浅谈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1).
        [3]白黎明.浅谈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6(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