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探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言开共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已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与质量。
        广西贺州市新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广西贺州  5428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已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与质量。与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相比较可以发现,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更加快捷,成本也相对较低,更加适合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的实践意义,其次阐述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改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近年来,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此种新型管理模式能够更加透明的、便利的实现信息共享目的。同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还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进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此外,通过信息化管理策略的落实,还可更日合理的、系统的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获得更高的项目利润。
        1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的实践意义
        1.1有利于规划总体建筑工程项目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能够更加详细的、分步骤进行项目管理规划,主要涉及经费预算、资金控制、施工监控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通常是在总体建筑工程项目核心人物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数据分析库以及功能模型,从而完成建筑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布局任务。
        1.2有利于构建公司信息系统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通过信息化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信息资源系统管理标准,从而为组织信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供保障。此外,通过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并在遵循精简细化原则的基础上,对原始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能够对建筑项目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为管理人员提供原始数据,为资源配置等环节决策的调整提供帮助。
        1.3有利于降低公司管理成本
        在建筑项目物流采购供应环节,通过互联网媒介的采用,例如电子邮件、网上平台、BtoB等模式,可有效增加项目供应商与需求商等各方的信息透明度,同时,双方还能够通过网络事先深入了解产品的性价比、供给需求状况、售后服务情况等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企业采购成本。通过清晰化的网络平台,能够有效维护市场竞争公平性,推动建筑采购供应市场的良性发展。此外,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对材料设备的动态管理、现场施工的反馈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与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控制,以有效降低企业各环节管理成本,可从预算环节对项目施工进度进行相应的控制,以降低项目管理风险系数。
        2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 局限性较大
        当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仅建立了一些发布消息的网页,而没有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没有从根本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信息化管理局限性,进而直接导致信息化的存在变成了一种公司业绩的展示平台,没有落到实处管理,导致企业依然维持着原本的管理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减少成本,提高工程项目利润。
        2.2 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认知错误
        当前,建筑企业认为信息化仅为配备几台电脑,宣传企业业绩,采用电脑代替手工劳动实现办公室自动化等,通过上述方式,即可实现企业信息化目的。由此可知,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信息化错误认知,阻碍了工程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导致处于观望状态的企业认为信息化管理周期较长,投入大但见效慢,最终直接放弃了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2.3 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
        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还未构建统一的标准规范。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还未全面实行,仅处于探索阶段,远远落后于一些已经深入贯彻信息化建筑管理的国家的信息化管理进程。由于不具备标准的数据规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传输的实际意义,并且也不能合理应用所有的信息。


        3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3.1 增强信息化管理的适用性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期通常较长,并且极容易受到天气变化与地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施工时间、噪音控制与环境保护等规定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阻碍与限制。上述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进度与成本投入,并且还会增加工程概预算难度。信息化系统对上述各种环境变量进行综合的考虑的基础上,允许用户依据项目所处环境,在遵循相应的政策等前期下布设适宜的参数,以确保系统运行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以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系统运行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此外,对于建筑工程进度与成本,系统应当提供预算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对比情况,并对资源浪费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对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进行重点监测,为技术人员寻找解决措施提供便利。
        3.2 注重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根据信息化模式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模式应用计划,并使这些应用措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这样才能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信息化技术所拥有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内容主要包含了信息存储功能,比如信息存储光盘、DBMS等功能ꎻ信息化收集功能,比如IC卡功能和相应的传感技术等。这就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充分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信息化技术实际应用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并在工作的过程中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最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计划,这样才能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时,实现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推动。
        3.3 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包含很多的数据信息,这就需要建筑工程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互动,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变得更加透明,真正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应该充分注重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以及局域网的有效管理,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性和便捷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企业所产生的风险因素,同时这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性也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加强对建筑工程信息化技术运用的投入力度,才能切实有效提高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最终使我国的建筑产业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
        3.4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高素质人才
        建筑工程管理需要流程化、系统化工作,在人员安排上需要健全管理人员具备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需要具备相关的信息化技术,需要的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对信息化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认真负责地把控,合理衡量利弊,细心有耐心地对待管理工作,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对良好的管理方式及时记录和反馈,对有纰漏的环节及时完善。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还需具有先进的思想,当前社会的发展快速,科技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化工程管理工作人员需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将信息化技术灵活的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去,同时要根据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将本职工作做到最好,保证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与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已经在那些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让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因此,企业必须把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看作工作中的重点,在充分认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技术和思想上不断进行补充、更新,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快速、有效的创建和实施。
        参考文献:
        [1]李红宙.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
        [2]吴婷.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
        [3]李萃.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J].中外建筑,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