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配电运维系统应急抢修管理模块的思考 孟庆达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孟庆达
[导读]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电力事业的发展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配电运维领域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其中的维修问题更是受到专业人才的激烈谈论。应急抢修是维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及配电网系统的稳定性。电力领域的管理人员要对此项问题格外重视,从多个角度进行电路系统的维护。本文对当今社会配电运维工作进行相近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旨在帮助配电领域的工作人员在面对电路故障的时候能够积极运用抢修手段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关键词:配电网;运维系统;应急抢修;管理模块
一、配电运维系统应急抢修管理系统及其抢修模式与必要性
        1.1配电运维系统应急抢修管理系统及其抢修模式
        目前,配电运维系统应急抢修管理是以配电运维系统应急抢修管理系统(TCM)的建立和应用为主,该系统是在传统电力故障应急抢抢修管理技术经验积累与集约化管理技术运用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设计实现的一种电力故障抢修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TCM系统建立实现的配电运维系统应急抢修管理工作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电力故障抢修的效率,而且对传统电力故障抢修流程以及电力故障抢修管理中的资源分配利用都实现了相应的优化与提升,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了更大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TCM系统设计是在配电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基础上实现的,系统包括了SCA-DA、PMS、DMS等不同结构部分,并通过对配电网用户信息以及地理信息、抢修资源分配、计划停电信息等多项业务功能的融合设计,来实现对配电网运行故障的应急抢修有效管理,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1.2配电设备运维与检修的必要性
        在城市供电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配电设备质量不达标,电路的设计不符合要求等问题,配电系统在具体工作时容易出现过热、过载、过负荷等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为了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及时发现并解决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这些措施具体包括: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的质量,运行维护的质量,构建合理的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对配电系统的维护以及相关设备的质量进行定时检查,这样能在配电设备运行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发现并找出原因,分析研究解决方法,采取合理优良的解决方法,清除不利于配电设备运行的障碍和异常情况,使配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二、抢修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配抢系统1.0系统功能简介
        配网一旦发生故障,需要明确停电原因、停电范围、停电影响的用户范围等内容。传统的1.0系统为值班人员在接收到报修电话过,通过系统录入表单,对报修情况进行记录,系统会将记录信息录入数据库并完成基础分类。值班人员手动调用并配置在数据库中保存抢修资源,通过公用、私人电话、短信、对讲机等方式保持对现场抢修状况的跟踪。同时系统能够接收人工主动录入的停电计划,根据停电计划实现提前提醒值班人员安排抢修任务,系统提供抢修工单的基础统计、分析等功能。整体应用情况来看,能够一定程度满足现场需要,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但功能过于简单,数据源有限,提升效果不明显。
        2.2配抢系统1.0系统存在的问题
        但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发现,仍存在如下的问题函待解决:(1)配抢系统需要进一步开发数据源及研判模型。(2)属于故障后处理的策略管理,使得配网抢修处于“被动抢修”的状况,不能超前预警配电网的风险及事故。(3)流程上,以95598用户报修、配网调度通知为依据,一直处于“多端指挥”的局面,导致进行决策部署时无统一定论的情况。


三、运维系统完善抢修问题的有效措施
        3.1系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入急检修功能
        电力系统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如VF系统,在系统中加入急检修模块,连接抢修人员的手机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抢修热线的接听人员便能够将抢修任务的指令立刻传送至抢修人员手机端中。具体来说就是抢修热线的接听人员得到用户的反馈后,将电路出现故障的区域及时段进行记录,将这些内容编辑为电子信息传输到抢修人员的手机端,抢修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后进行抢修设备的准备,检查无误后装车驾驶至指定区域进行故障的排查和=修理。在使用工具的装备及派用的过程中都要进行人员姓名的记录,做到责任到人。这种工作方式将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切实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抢修人员将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过程的总结和记录,并将经验传授给其他同事。
        3.2系统可以强化电力工作中的巡视功能
        系统的巡视功能包含的内容是具有综合性的,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对电力系统中运用到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还要对工作工程中会运用到的电路进行巡视。针对耗能较大负荷较重的设备更要进行多重检查,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巡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故障问题的设备要及时停止使用,并针对故障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修方案。这些工作的环都是可以通过二维码得以实现。通过专门的通讯工具进行故障采样,巡视的班长将具体的情况进行上报,针对机器损坏的程度可以进行损坏级别的确定,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化进行数据的记录。设备损坏程度较轻的话相关人员会在一周之内进行维修,如果机器已经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坏,可以对维修人员发出紧急信号,维修人员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来维修设备。这种先进的工作系统能够有效提升设备维修的效率,帮助维修人员了解故障设备的具体情况,还能够从系统当中随时查询历史记录。
        3.3系统可以高效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系统进行的日常工作主要分为两种派单方式,一种是移线式的,另一种是地面投诉领域的。当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用户下单的类型的不同产生不同等二维码,工作人员通过扫描该二维码进入相应的界面,将故障出现的地方进行较为详尽的拍摄,并将维修过后的现场情况进行记录,将有关数据通过刚才弹出的界面进行传输。有些维修工程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系统管理人员要在派单后面进行备注,维修人员接到派单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完成工作,在工作完成之后还是要将维修现场进行拍摄和记录,并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回馈给系统的管理人员,并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经验的总结在备注一栏里进行详细的记载,一并反馈给管理人员。地面投诉领域的问题也按照以上做法处理即可。
        3.4抢修系统模块的应用
        VF系统能够帮助电力领域的工作人员迅速完成抢修工作的管理,通过二维码扫描和派单的形式立马就可以安排就近的维修人员进行抢修工作,并能够将故障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如果故障工作过于繁杂,维修人员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反馈,寻找到更加富有经验的人协助其完成工作。抢修工作的效率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电力系统中的所有工作项目都能够通过这种新型的系统进行合理的分配,让每个岗位的人都能够了解自己的主项工作是什么。同时,系统还具备库管的功能,能够通过操作及时了解到企业内部电力工具的储备是多少,工具的领取也是较为简单的,只需要进行二维码的扫描即可实现,随后进行电子登记即可。新型系统的使用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无纸化办公,缩减了很大的成本投入。
结语:
        总之,对配电运维系统应急抢修管理模块的研究,有利于促进配电运维系统应急抢修管理的优化提升,从而为配电网运维工作及管理效率提升提供保障,促进配电网供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骏,王兴念,张乐岐,蒋郁葱,胡期红.配电终端运维支持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J].供用电,2018,35(06):47-52.
        [2]周昕.以提升精益化管理为目标的配电运维一体化探析与实践[J].通讯世界,2018(05):202-203.
        [3]范旭,林燕.电力系统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广东模式探究[J].灾害学,2017,32(03):159-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