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核电站预防性维修大纲建立流程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刘栋
[导读] 摘要:核电设备维修包括预防性维修和纠正性维修两种,预防性维修是在机械设备没有发生故障或尚未造成损坏的前提下即开展一系列维修的维修方式,其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可用性。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核电设备维修包括预防性维修和纠正性维修两种,预防性维修是在机械设备没有发生故障或尚未造成损坏的前提下即开展一系列维修的维修方式,其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可用性。预防性维修大纲是进行预防性维修的实施文件之一,核电对于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建立有明确的规定,本文旨在以红沿河二期为例,介绍核电预防性维修大纲的管理流程。
        关键词:核电;预防性维修大纲
        1.引言
        1.1 预防性维修的定义
        预防性维修是主要是指在机械设备没有发生故障或尚未造成损坏的前提下即开展一系列维修的维修方式,其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可用性维持在设计基准范围内,并有足够可信度。
        1.2 预防性维修大纲的意义
        预防性维修大纲是进行预防性维修的实施文件之一。核电采用纵深防御思想。纵深防御是为了对潜在的人为差错和机械故障进行弥补,核心是提供多层保护,纵深防御是大型核设施设计和运行的根本。下表为纵深防御层次说明,由此可见预防性维修大纲是落实核电纵深防御思想的一种手段。
        表1  核电纵深防御层次、内容及手段
       
        2.预防性维修大纲编写的工作依据
        预防性维修大纲的编写主要参考以下方面
        1)定期试验监督大纲;
        2)法国核岛机械设备在役检查规范(RSEM);
        3)系统设计手册(SDM);
        4)设备运行维修手册(EOMM);
        5)维修导则,包括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与技术分析为中心的维修TCM(Technical-analysis Centered Maintenance),两者均为国际上通用的确定预防性维修需求、优化制度的系统工程方法。
        6)内外部经验反馈;
        7)美国电力研究院人预防性维修数据;
        8)国标、行标、条例。
        3.预防性维修大纲的产生流程
        新建电厂预防性维修大纲在参考电站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系统、设备的不同性进行比较、分析后完善。对于分析出来的技术不同点,若无参考则需要进行RCM或TCM分析。预防性维修大纲的产生流程如下图:
       
        图1  预防性维修大纲的产生流程
        4.预防性维修大纲的编写管理流程
        红沿河二期预防性维修大纲编写流程说明如下:
        表2  红沿河核电二期预防性维修大纲建立工作流程
       
        5.总结
        预防性维修大纲是进行预防性维修的实施文件之一,是纲是落实核电纵深防御思想,确保设备或系统可用性的一种手段。因此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建立为后续预防性维修的开始打下基础,因此在生产准备阶段需对该项工作加强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