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融合体育职业技能教学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李莳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大学生越来越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的大形势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入职业技能的教学,用以提高职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如今,加入体育教育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很不错。在平时的教学中融入职业技能教学,使学生们具备了在体育行业从业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不仅提高了学生们自身的水平,拓宽了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还提高了体育行业的教育人员水准,进而教育出更好地体育人才,形成行业的良性循环。本篇文章就从高职教育谈谈对体育融合体育职业技能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关键词:高职学校;融合;职业技能;创新研究

1 高职体育职业体能的性质分析
        高职体育职业体能的属性主要有2种。一为健康属性,该属性是高职院校建立的以学生兴趣为中心所开展的教育体系,以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健康体能素质为主,是高职体育职业体能的本质属性。二是职业属性,是学生为了提高自身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的综合素质而进行的体育锻炼。高职院校制定的以专业目标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就是此属性的体现。
2 高职体育职业体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过度依赖书本知识
        根据有关规定,高职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8~12学分,仅仅占专业课教育课程的10%。理论知识是高职体育专业的支撑点,也是培养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必须用实践能力去支撑。当前教师传授的相关理论知识,或多或少局限在书本知识层面,极少有结合现实操作去分析讲解的,甚至某些知识点诞生于十多年前,并不契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大部分老师缺乏专业相关的从业经验或者说对该专业认知缺少落地版的知识支撑,甚至部分老师的所有教学知识都是来源于书本,让他们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可谓是难上加难。
        2.2 评价体系单一而且落后
        我国普遍的考评机制是试卷考试,试卷考试在偏理论的专业确实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然而高职体育专业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并行的学科,而且更偏于实践。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个人能力高低的核心标准,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两架马车,缺一不可。当前高校的教学评价中,侧重在学生的理论知识上,对实践能力缺少足够的重视。这一评价体系也导致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轻视,当试卷考试成为衡量学生奖学金、保研、校级优秀生等相关荣誉评选的唯一标准的时候,学生肯定会减少对实践能力的练习。
        2.3 实践场所稀少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最佳方式只可能是实践本身,也就是说实践能力只有在专业场所进行理论知识输出才能得到培养。事实上,学校给予学生的实践场所是极少的,学校所提供的寥寥无几的实习基地和学生自己寻找的普通实习岗位,远远无法给予学生最大的实践能力培养支持。因此学生在实践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依靠学生自身去寻找一个合规的实习基地,并能完成面试进入其中,再到运用所学完成实践能力的练习,这一过程是极其艰难的。
        2.4 教学方式陈旧且单一
        因材施教是我们都熟知的一个短语,也明白其重要性。但在教育工作中,能切实贯彻这一思想的老师却并不多。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课上讲理论知识,课下讲锻炼技巧,加以考试评价。但是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的情况也不相同,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必然无法提高课堂效率。对于课本的设计,现在的课本内容大都是注重掌握一门技术或者保健知识,忘记了体育的本质。


3 高职体育融合体育职业技能教学创新措施
        3.1明确高职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学校教育主要是用来培养一些专业性强的高素质人才,这个目标一定要明确。因此,在高职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多注意知识的运用和实用性,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后有一个很好的知识基础。老师的基础也一定要扎实,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记于心,并且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学生教学,解答疑问。平时要对学生积极的引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老师的教学要多多注重教学的实践性,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讲法,要懂得灵活变通。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理论知识只是一部分,主要还是知识的应用。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用在体育教育来说真是太适合不过了。在课上学到的所有知识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理解,并很好的应用。但是要注意两者的关系,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知识的实践两者相辅相成,要平衡发展,才能起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3.2按照教育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
        老师在讲课时必须要按照基本的教学规律来授课,这样上课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老师要有大局观,从教学内容的整体到局部,对自己教学的内容框架熟记于心。在按照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整合,使它们更适合学生学习,更好地消化吸收。对教学内容整理后,因材施教,对于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整合,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高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就能够上岗工作,直接就业,因此,要特别注意实践和应用。内容的整合既要有创新性又要遵循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改革。
        3.3老师寻求创新,突破原有束缚
        在教学制度不断创新的当下,老师们也要从自身上寻求创新,突破原来的自己,随着制度一起进步。让学生们变得更具创新性,更具有创造力是高职学校的一个目标之一,为了匹配这些创新,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转换原来老旧的教学观念,探究出新的符合当下的教学模式。老师们可以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选择那些学生们不喜欢的部分来思考,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怎么让学生来喜欢,进而实现创新教学。
        3.4合理安排课程,配以合适的资源进行教学
        有一个科学的课表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合理安排时间,更好地学习,课与课之间的衔接也会更好,学习起来会更加的舒服。高职学校教学资源比较稀缺,因此,生源会变差,这样就会限制学校的发展,也会当误在校学生的学习。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高职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合理分配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合理分配资源,合理安排课程,才能够更好地利用那些有限的资源,最大化使用。在实践教学中还要配以合适的资源,并开发一些新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要牢牢抓住以学生为本,老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课程的发展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再加以实践,要提高实践的价值,不能白白的浪费时间和精力,实现高职学校体育类专业学生的水平障碍突破,让他们以后能够更好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3.5从事人员提高认知,加强责任感
        在确定融合式教学为大的趋势后,从事相关的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加强自己的责任感,积极地投身创新式教育的伟大事业中来。高职学校的领导们也应该及时的意识到老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管理创新,也要让老师们去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来保证上课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合理性。要多多接收学生们的反馈,要意识到自己哪里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
4 总结
        融合式教育是现在教育的一个大的趋势,它既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高标准,也要求了教室团队的高水平,教学资源也要随之匹配。这不仅仅是一次创新性的探索,以后还可能延伸到其他领域,效果值得人们期待。我相信在我们不断地摸索探究中,我们会把这种方式发展的更加完善,能够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和社会负担,在教育行业中迈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王朝军,王晓贞,纵凤侠.我国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88-91.
        [2] 吴杰,陈明强,林振国,林镇荣.探究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2):139+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